时间: 2025-05-21 07:5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57:19
原文展示:
自乐吟 邵雍 〔宋代〕
麟凤何尝不住郊,太平消得苦譊譊。 才闻善事心先喜,每见奇书手自抄。 一瓦清泉来竹下,两竿红日上松梢。 窝中睡起窝前坐,安得闲辞解客嘲。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麟凤这样的祥瑞之物何尝不居住在郊外,太平盛世让人们不再为琐事争吵。一听到好事就心生欢喜,每次见到珍贵的书籍都会亲手抄录。竹下有一瓦清泉,两竿红日升上松树梢头。在窝中睡醒后又在窝前坐下,如何能用闲言碎语来解答客人的嘲讽呢?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此诗反映了作者在太平盛世中的生活态度和心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太平盛世,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在简朴生活中的自得其乐,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邵雍的《自乐吟》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太平盛世中的自得其乐。诗中“麟凤何尝不住郊”一句,以祥瑞之物比喻太平盛世,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时代的赞美。“才闻善事心先喜,每见奇书手自抄”则展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后两句“一瓦清泉来竹下,两竿红日上松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太平盛世的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麟凤何尝不住郊”中的“麟凤”象征什么? A. 太平盛世 B. 珍贵书籍 C. 清澈泉水 D. 坚韧不屈
诗中“每见奇书手自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消极避世 B. 积极向上 C. 懒散无为 D. 悲观失望
诗中“一瓦清泉来竹下”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繁华都市 B. 宁静乡村 C. 荒凉沙漠 D. 热闹集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