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4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44:53
作者:李曾伯 〔宋代〕
元英燕罢瑶台,玉妃满地花钿委。山川幻出,剡溪梁苑,齐宫郢里。半点瑕无,一团和就,珠圆琼碎。任谢家儿女,庭前争诧,盐空撒絮风起。夜入蔡州城里。问官军果谁堪比。饮羔烹凤,众宾一笑,直聊尔耳。塞耸玉楼,冻呵金井,属公诗史。更须待大白,浩歌黄竹,为丰年喜。
元英与燕子刚离开瑶台,玉妃的花钿散落满地。山水如幻,剡溪与梁苑,齐宫与郢里。半点瑕疵都没有,团团和谐,珠子圆润,琼花碎落。任凭谢家儿女在庭前争相赞叹,盐空中飘起絮状的风。夜晚进入蔡州城,问问官兵谁能比得上。饮着羔羊,烹着凤凰,众宾客都笑了,随便聊聊。高耸的玉楼,冰冷的金井,属于公家的诗史。更要等待大白,放声高歌黄竹,为丰年而欢喜。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词作,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自然景色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写于李曾伯游览名胜之地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并寄托了对丰年的期盼。
《水龙吟·元英燕罢瑶台》是一首富有生动意象和细腻情感的词作。开篇以“元英燕罢瑶台”引入,迅速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仿佛能听到燕子归来的欢快鸣叫。接着通过“玉妃满地花钿委”,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场景,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诗中对山川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剡溪、梁苑的提及,不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其后“半点瑕无,一团和就”,传达了诗人对完美状态的向往。
尤其是“任谢家儿女,庭前争诧”,更是将人间的欢乐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最后几句,结合饮宴与庆祝,表达了对丰年到来的期待与喜悦。整首词情感丰盈,意象生动,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丰年到来的期待。
诗词测试:
“元英燕罢瑶台”中“瑶台”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剡溪”与“梁苑”是用来描绘什么的?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曾伯的《水龙吟·元英燕罢瑶台》与苏轼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均采用了相同的词牌名,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李曾伯侧重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历史与人事的感慨,两者在意境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