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4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40:58
琵琶仙·中秋
作者: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每年碧海蓝天,我想问问这轮明月,究竟是为了谁而圆缺?
在秋风中飘荡着一阵阵芬芳,月光清冷如雪。
在愁苦中仰望那美好的夜晚,心中明白这都是悲伤的泪水。
如今独自一人,怎能再面对那旧时的明月?
曾在花径中嬉戏捉迷藏,留下萧瑟的梧桐叶。
你是否还记得那轻盈的扇子,曾几度感受过的凉热?
如今只剩下心中百感交集,恍惚无关离别。
就任那无情的紫玉,夜寒将我的心撕裂。
作者介绍: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人,清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词作以清新脱俗著称,情感细腻,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感慨。
创作背景:该词创作于中秋佳节,正值诗人思乡之际,内心充满了对往日欢乐时光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
《琵琶仙·中秋》以中秋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愁苦。全词通过对月亮和秋天的描绘,传达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碧海年年”开篇即设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在圆月之下,孤独与离别的无奈感。通过对“花径里戏捉迷藏”的回忆,诗人描绘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夜寒吹裂”的悲凉,体现出时光流逝带来的愁苦。整首诗融合了对自然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纳兰性德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敏感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描述每年的碧海与月亮的圆缺,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思念。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秋天的香气与明亮的月光形成对比,营造出宁静却又伤感的氛围。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在愁苦中,仰望美好的夜空,却只能感受到悲伤。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直面孤独的自我,难以再对照曾经的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回忆童年时的快乐,花径与梧叶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提到扇子,象征着过去的温暖与现在的凉意。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
充满感慨的心情,尽管无数的情绪交织,似乎与离别无关。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结尾以冷漠的紫玉与寒冷的夜晚,传达出深刻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离别与孤独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冰轮”,它指代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地球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思乡之情?
A. 花径
B. 冰轮
C. 秋香
D. 以上皆是
“只影而今”,这个句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琵琶仙·中秋》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美丽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