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7:59
题朱庆馀闲居四首
作者: 牟融 〔唐代〕
潇洒藏修处,琴书与画图。
白丁门外远,俗子眼前无。
楚楚临轩竹,青青映水蒲。
道人能爱静,诸事近清枯。
尽日衡门闭,苍苔一径新。
客心非厌静,悟道不忧贫。
白屋悬尘榻,清樽忆故人。
近来疏懒甚,诗债后吟身。
闲客幽栖处,潇然一草庐。
路通元亮宅,门对子云居。
按剑心犹壮,琴书乐有馀。
黄金都散尽,收得邺侯书。
寂寥荒馆下,投老欲何为。
草色凝陈榻,书声出董帷。
闲云长作伴,归鹤独相随。
才薄知无用,安贫不自危。
第一首:
在这幽静的隐居之所,我有琴书和画图相伴。
远离普通人家的门径,眼前没有世俗的喧嚣。
窗前的竹子郁郁葱葱,水边的蒲草青翠欲滴。
炼丹道士偏爱静谧,一切事物在这里都显得清淡枯燥。
第二首:
整日关上门,不让外面的喧嚣打扰,
青苔覆盖的小路上,草色鲜亮如新。
来访的朋友虽不厌倦安静,
却因领悟了道理,所以不忧虑贫困。
白色的屋子里挂着尘封的床榻,
清酒杯中常常怀念故人。
最近变得懒散,诗债压身,难以自拔。
第三首:
闲云是我长期的伴侣,
草庐中我悠然自得。
小路通往元亮的居所,
门前对着云居的景象。
虽然按剑的心情依旧豪壮,
琴书的乐趣却依然丰盈。
黄金散尽的时候,
我仍能收获邺侯的书信。
第四首:
在这寂寥的荒馆之下,
我已年老,想要何为呢?
草色凝聚在陈旧的榻上,
书声从董帷中传出。
闲云成为我长久的伴侣,
归来的白鹤独自相随。
才华不够,知道自己无用,
却也安于贫困,不自感危。
牟融,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表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风清新,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题朱庆馀闲居四首》是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这首诗是在唐代盛行的隐逸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表现了文人对道教思想的认同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联开篇即以“潇洒藏修处”引入,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着用“琴书与画图”描绘了典雅的生活情趣。诗中提到的“白丁门外远”,表现出诗人与世俗的隔绝,强调了隐居的独特价值。
在第二首中,诗人对安静的喜爱得以进一步深化,“尽日衡门闭”展现了他对外界的隔绝,而“悟道不忧贫”则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尽管物质生活贫乏,但内心却充实。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为丰富,竹子、蒲草、青苔等自然元素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闲云长作伴,归鹤独相随”则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安静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体现了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的珍视。
意象词汇: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隐居的环境?
A. 白丁门外远
B. 诸事近清枯
C. 草色凝陈榻
D. 潇洒藏修处
诗中提到的“邺侯书”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谊
C. 文化
D. 忌妒
“按剑心犹壮”中的“剑”可以理解为:
A. 追求
B. 力量
C. 武器
D. 生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