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9:0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9:09:04
原文展示:
吉途荆棘少人行,制礼难招鲁二生。世上儿曹俱覆输,公家伯仲自争衡。一年欲尽见松秀,众水莫污知渭清。保此不渝真有道,更须直以所能鸣。
白话文翻译:
吉祥的道路上荆棘丛生,少有人行走,制定礼仪难以吸引像鲁国的两位贤士。世上的年轻人都失败了,而公家的兄弟们却在互相竞争。一年即将结束,看到松树依然秀丽,众多河流都无法污染渭水的清澈。保持这种不变的品质真是有道,更需要直接用自己所能去表达。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感叹时局艰难,同时表达自己坚守道德品质的决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以及诗人对坚守道德和品质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感慨和对个人品质的坚守。首联以“吉途荆棘少人行”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艰难和人们的退缩。颔联“制礼难招鲁二生”则进一步以典故表达了对贤才难求的忧虑。颈联和尾联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松秀”和“渭清”,来象征诗人坚守的品质和道德。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坚守道德品质,即使在困难和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也要保持个人的清高和正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鲁二生”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孔子和孟子 B. 颜回和子路 C. 孔子和颜回 D. 孟子和子路
诗中“松秀”和“渭清”分别象征什么? A. 坚韧和美丽;清澈和纯洁 B. 美丽和坚韧;纯洁和清澈 C. 坚韧和纯洁;美丽和清澈 D. 美丽和纯洁;坚韧和清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社会动荡 B. 个人修养 C. 坚守道德品质 D. 竞争与失败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