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中四绝句》

时间: 2025-04-26 21:26:28

诗句

去年徂暑桃源过,今岁秋高到武夷。

不遇名山一来访,箧中宁有此山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6:28

原文展示:

山中四绝句 赵蕃 〔宋代〕

去年徂暑桃源过,今岁秋高到武夷。 不遇名山一来访,箧中宁有此山诗。

白话文翻译:

去年夏天我经过桃源,今年秋天我来到了武夷山。 如果不是亲自来到这些名山,我的箱子里怎么会有这些山的诗呢?

注释:

  • 徂暑:指夏天。
  • 桃源:地名,传说中的桃花源,象征着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武夷:山名,位于今福建省,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箧中:箱子里。
  • 宁有:怎么会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名山大川的向往和亲自体验的必要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历名山大川后的感慨之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和对诗歌创作的认真态度。他认为,只有亲自到访,才能写出真正有感染力的诗篇。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游历经历,强调了亲身经历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诗中的“桃源”和“武夷”不仅是具体的地名,也象征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最后两句“不遇名山一来访,箧中宁有此山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源泉的认识:真正的诗篇,必须源自于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去年徂暑桃源过”,回忆了去年夏天经过桃源的经历,桃源象征着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第二句“今岁秋高到武夷”,描述了今年秋天到达武夷山的情景,武夷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第三句“不遇名山一来访”,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如果不亲自到访这些名山。
  • 第四句“箧中宁有此山诗”,得出结论,如果没有亲身经历,箱子里怎么会有关于这些山的诗呢?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游历,强调了亲身经历的重要性。
  • 象征:桃源和武夷山不仅是地名,也象征着理想和美景。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强调亲身经历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只有亲自体验自然和生活的真实,才能创作出有感染力的诗篇。

意象分析:

  • 桃源:象征着理想中的隐居之地,代表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武夷山:代表着自然美景,是诗人创作灵感的源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桃源”象征着什么? A. 实际地名 B. 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C. 诗人故乡 D. 历史事件发生地

  2. 诗人在诗中强调了什么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 A. 书本知识 B. 亲身经历 C. 他人教导 D. 文学理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桃源行》:同样以桃源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陆游的《游山西村》:通过游历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桃源行》与赵蕃的《山中四绝句》:两者都以桃源为题材,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桃源的美景和理想境界,而赵蕃的诗则强调了亲身经历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山水诗的详细解读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石塘感旧十绝 工部弟哀诗二首 答妇兄林公遇四首 元日七言二首 怀旧二首 子真子常饷双鸳将以五言效颦三首以谢 即事二首 徐潭即事二首 又和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耒字旁的字 卖油嘴 要趣 己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贪赖 包含箫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办的词语有哪些 号噪 苍蝇碰壁 尊古贱今 鱼字旁的字 金银财宝 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出敌不意 聿字旁的字 飞闾 敌存灭祸,敌去召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