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中条道者》

时间: 2025-04-26 10:00:37

诗句

柏梯杉影里,头白药山孙。

今古管不得,是非争肯论。

虎须悬瀑滴,禅衲带苔痕。

常恨龙钟也,无因接话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0:37

原文展示:

寄中条道者
——贯休 〔唐代〕

柏梯杉影里,头白药山孙。
今古管不得,是非争肯论。
虎须悬瀑滴,禅衲带苔痕。
常恨龙钟也,无因接话言。

白话文翻译:

在柏树和杉树的影子下,有一条通往药山的梯子。
我白发苍苍,像药山的孙子。
古今的事无法管得了,争论对错又有什么意义呢?
水从悬崖上流下来,像老虎的须子一样滴落,
禅僧的衣袍上带着青苔的痕迹。
我常常遗憾自己年老体衰,却没有机会与人交谈。

注释:

逐句解释:

  1. 柏梯杉影里:在柏树和杉树的影子下,梯子指向山中。
  2. 头白药山孙:头发已白,如同药山的孙辈,隐喻年老。
  3. 今古管不得:古今之事无法掌控,表示对历史的无奈。
  4. 是非争肯论:对与错的争论没有意义。
  5. 虎须悬瀑滴:比喻瀑布滴落的样子如同虎须,生动形象。
  6. 禅衲带苔痕:禅僧的衣物上沾着青苔,反映生活的艰辛。
  7. 常恨龙钟也:常常遗憾自己年老。
  8. 无因接话言:没有机会与人交流。

典故解析:

  • 药山:指道教或佛教的圣地,常与修行、养生相关。
  • 禅衲:指禅宗僧侣,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883年),唐代诗人,著名的僧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具有浓厚的禅宗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其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寄中条道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贯休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过往的追忆。诗的开头以“柏梯杉影里”引入,描绘出一幅宁静的自然图景,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以“头白药山孙”表达了诗人的老态与无奈,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无情。

“今古管不得,是非争肯论”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无奈与冷漠,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即使是争论对错,也难以改变过去的事实,这种哲学思考让人深思。

后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瀑布的形态与禅僧的生活,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与人生的苦。诗的最后一句“常恨龙钟也,无因接话言”,更是流露出一种孤独感,诗人因年老而无法与人深入交谈,这种情感的传达,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切的遗憾与无奈。

整首诗在自然与人生哲理之间自如转换,展现了贯休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敏锐的观察力,让读者在美的享受中,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柏树和杉树的影子里,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暗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2. 以“头白药山孙”自喻,体现了诗人对自身老态的感慨。
  3. 通过“今古管不得”,表达对历史无能为力的无奈。
  4. “是非争肯论”则揭示了诗人对争论的冷漠态度。
  5. “虎须悬瀑滴”生动形象,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6. “禅衲带苔痕”体现出禅宗的修行生活,增添了一种苍凉感。
  7. “常恨龙钟也”中的“龙钟”意指老态。
  8. “无因接话言”则表达了对人际交流的渴望却又无能为力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须悬瀑滴”,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对仗工整,体现了唐诗的艺术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唤起读者对生命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淡然的处世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柏树:象征长寿与坚韧,传达出一种永恒的自然。
  2. 杉树:与柏树一同,代表着高洁与清雅。
  3. 药山:象征修行与追求,暗示超脱世俗。
  4. 虎须:生动形象,隐喻力量与自然的美。
  5. 苔痕:象征岁月的痕迹,反映出生活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今古管不得”的意思是?

    • A. 不能掌控古今之事
    • B. 可以管理历史
    • C. 争论历史是非
    • D. 古今没有关系
    • 答案:A
  2. 诗中“虎须悬瀑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D. 排比
    • 答案:B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C. 对历史的思考
    • D. 对友谊的珍惜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的《鹿柴》
  2. 李白的《将进酒》
  3.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鹿柴》(王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多的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宁静的心境。
  • 《将进酒》(李白):表现出豪放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风格更为激昂。

解读:
两首诗在主题上与贯休的作品有共鸣,都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贯休更显沉静与思索,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美好,李白则热烈奔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3. 《贯休诗集》

通过这样的分析与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寄中条道者》这首诗的内涵和情感。

相关查询

送翰林张学士岭南勒圣碑 故郭婉仪挽歌 病中嫁女妓 过坚上人故院与李端同赋 哭麹山人(一作耿湋诗) 登岘亭 晚思 别张讚 唐昌公主院看花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苗公即参军舅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包含啷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桎的词语有哪些 颖首 搜奇检怪 方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扯鼓夺旗 鬼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谋国 艮字旁的字 一人私言 仙人掌 寡恩少义 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包含诡的成语 五脏六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