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7:3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7:32:25
惜余春慢 赋慈仁古松
作者: 奭良 〔清代〕
莲社台空,琳宫尘黯,犹说虬枝夭矫。
浓阴匝地,黛色参天,多少俊流临眺。
难得高贤结邻,心比双清,迹同三笑。
想霜严雪洁,秦封不到,竦然云表。
曾几日灰劫相寻,化为龙去,尚有苍髯缭绕。
交光易散,胜境重开,一抹影堂斜照。
欲问因缘有无,输与枣花,游骢夹道。
待青筠直送,涛声无奈,著书人老。
这首诗描绘了古松的景象与作者内心的感受。诗中提到莲社的空荡和琳宫的尘埃,暗示着人世的空虚与沧桑。尽管环境清幽,松树的虬枝依然矫健。浓密的阴影笼罩大地,黛色的松树高耸入云,令人不禁驻足观赏。身边难得的高人相交,心灵比清泉更为澄澈,彼此间的交流宛如三人共笑。想象着严霜与洁雪的高洁,秦朝的封土无法阻挡,古松巍然屹立于云端。曾几何时,经历过的风雨如同劫难,今已化为龙去,仍然留有苍老的胡须萦绕。光阴易逝,胜境重新展现,夕阳的余晖斜照在影堂上。若要询问因缘是否存在,则将其归结于枣花,游马夹道而过。待青翠的竹子送来清风,却无奈涛声依旧,作者已然白发苍苍。
作者介绍:奭良,清代诗人,以其清丽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奭良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在岁月的流逝中,作者感受到松树的坚韧与高洁,象征着他对理想与精神的追求。
《惜余春慢 赋慈仁古松》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全诗以古松为中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折射出作者对人生、友情和岁月的深刻思考。诗中开头对环境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空虚与凄凉的感觉,随之而来的古松则成为诗中最为生动的意象,象征着坚韧与不屈。松树的虬枝、浓阴与黛色,构建出一种深邃而又清新的自然画面,令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气质。
在诗的中间,作者通过对高贤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三笑的典故不仅强调了友谊的纯粹,更引发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后半部分则通过回忆与感叹,表现出对过去岁月的思索,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苍髯的意象与青筠的等待,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细腻,语言上清丽而含蓄,展现了奭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邃思考。它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美,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古松的坚韧与高洁,反映了作者对友谊、人生及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怀与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贤”指的是?
“霜严雪洁”体现了诗中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使用的“苍髯”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