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8:5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8:56:16
寒渚凝烟,啼鸦噪晚,残阳斜照荒丘。钓矶人杳,默默系扁舟。
还向溪头踱步,江风冷,虫曲凄幽。人何处?绿波轻漾,月上竹枝头。
咻咻!当浩叹,斯文悴损,道德蒙羞。纵子建才高,怎遏狂流!
此去何时见也,应料得,神倦伤留。咨嗟处,徘徊古岸,无计可相筹。
在寒冷的水渚上,烟雾弥漫,傍晚时分,啼叫的乌鸦打破了宁静,残阳斜照在荒凉的丘陵上。钓鱼的人已经不见了,独自静静地系好小舟。
我还向溪头踱步,江风刺骨,虫鸣声凄凉幽幽。人在哪里呢?绿波轻轻荡漾,月亮升起在竹枝的顶端。
哎呀!不由得叹息,文人墨客的风范已经衰退,道德也蒙上了羞耻。即使你的才华出众,又如何能阻挡这奔流不息的潮流!
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想必已经预料到,神情疲惫而感伤。叹息着,徘徊在古老的岸边,无计可施。
作者介绍:陈振家,生于20世纪,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作品多以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色而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变迁的时期,诗人对时代的感慨与个人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过去文人风范的追忆与对当下现实的失望。
《满庭芳》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寒渚、啼鸦、残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宁静的氛围,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前两联描绘了一个孤独的钓鱼者,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开始反思当代社会的变化,文人风范的衰退和道德的沦丧让他感到无奈与失落。
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还对社会的未来充满了忧虑。最后的徘徊与无计可施,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整首诗在意境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有自然之美,又充满了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文人风范的怀念与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启示人们在变化的时代中保持自我反思与思索的能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个季节的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斯文悴损”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自然的美
B. 文人风范的衰退
C. 社会的繁荣
D. 个人的才华
诗中提到的“钓矶”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隐逸生活
C. 争斗
D.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