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5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59:37
无波可照底须窥,与柳争娇也学垂。
破晓骤晴天有意,生红新晒一絇丝。
这首诗描绘的是海棠花的美丽景象。没有波光可以映照水底,因此只能细心观察;海棠花与柳树争妍斗艳,姿态也学着垂下。清晨初现,阳光骤然明媚,似乎有意让花儿展现,鲜红的花瓣在阳光下焕发出新的光彩,宛如一缕缕丝线。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江西人,因其独特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阶段。海棠花在这一时期被视为美丽的象征,诗人通过描写海棠花的生动形象,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杨万里的《垂丝海棠二首》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海棠花在清晨阳光下的美丽景象。诗的开头“无波可照底须窥”,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这里没有波光的反射,反而让人更专注于花本身的美丽,体现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
接着“与柳争娇也学垂”,将海棠与柳树进行对比,展示了两者的美丽与姿态。柳树的柔美与海棠的艳丽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生动地刻画出海棠花的娇媚形象。
最后两句“破晓骤晴天有意,生红新晒一絇丝”则进一步强调了光影变化对海棠花色泽的影响。清晨的阳光让海棠花焕发出新的生机,鲜红的花瓣在阳光下闪耀着,犹如丝线般轻柔灵动。整首诗在描写海棠花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歌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向往,同时也表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花与哪种树争美?
“无波可照底”中“无波”指的是什么?
“生红新晒一絇丝”中的“絇丝”形容什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对花的描写相比,杨万里的海棠更加生动形象,展现了春天的活力,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内心情感的波动。两首作品在风格上有明显的不同,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后者则关注内心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