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1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19:53
客从城中来,相视惨不悦。
引杯抚长剑,慨叹胡未灭。
我亦为悲愤,共论到明发。
向来酣斗时,人情愿少歇。
及今数十秋,复谓须岁月。
诸将尔何心,安坐望旄节!
有位客人从城中回来,我们对视,心中都感到非常苦闷。
他举起酒杯,轻抚着长剑,感慨地叹息胡人尚未消灭。
我也为此感到悲愤,和他一起讨论到天明。
往日酣战之时,人们情绪愿意稍微放松。
而如今经过了数十个秋天,仍然说需要岁月。
诸位将领你们心中安然自得,怎能坐看旄节高悬!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数量庞大,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抒情和咏史。陆游在国家危难之际,常以诗歌抒发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敌人的愤怒。
《客从城中来》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胡人冲突不断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与朋友的对话,抒发了对国家沦陷和战乱苦痛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客从城中来》是一首充满悲愤与忧虑的诗。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开篇即通过“相视惨不悦”引入情境,表现出一种无奈和不快。接着,作者通过“引杯抚长剑”表现出一种英雄主义和武士情怀,暗示希望能通过战斗来改变现状。
接下来的“慨叹胡未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诗人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敌人未被消灭的痛心,更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后面几句则通过对比,揭示出过去的酣斗与现在的安坐,表现出诗人对将领们的不满与失望,暗含对他们无所作为的批评。
整首诗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同时,通过对话的形式,使得情感更加鲜活、真实。诗人那种“共论到明发”的坚定决心,给人以力量与希望。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乱的愤懑,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诗人通过对话展现了对敌人的不屈与反抗精神,呼吁将领们不要安于现状,激励人心。
诗中“客从城中来”中的“客”指的是谁?
“我亦为悲愤”这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胡”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