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0:43
即事二首 其二
巷转柔桑陌,门依绿柳桥。
因人嫌碌碌,拔俗自超超。
嫩碧半篙涨,残红一眼飘。
卑栖有微分,斥鴳得逍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巷子转角处是柔软的桑树小路,门前靠着绿柳垂桥。由于世俗之人对忙碌生活的厌倦,诗人选择超脱于世俗的烦扰。嫩绿的水面微微波动,残留的红花飘荡在水面上。生活在卑微之处的人有自己的小小分寸,而那些野鸭则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葛胜仲,宋代诗人,字梦符,号胜仲,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展现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体悟。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追求宁静生活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即事二首 其二》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越。诗中“巷转柔桑陌,门依绿柳桥”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乡村图景,给人以舒适的视觉享受。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逐渐引入了对生活的思考,特别是在“因人嫌碌碌,拔俗自超超”中,诗人表现了对繁忙世俗生活的反感,选择了追求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嫩碧半篙涨,残红一眼飘”则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两句“卑栖有微分,斥鴳得逍遥”强调了生活的不同选择。卑微的栖息地并不妨碍内心的自由,正如斥鴳在水中自由游弋,诗人向往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意象上生动且富有层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乡村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诗中“巷转柔桑陌”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A. 繁华的市中心
B. 宁静的乡村小路
C. 荒凉的山野
“因人嫌碌碌,拔俗自超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A. 热爱忙碌
B. 对世俗的厌倦
C. 无所谓的态度
在诗中,斥鴳象征着什么?
A. 忧伤
B. 自由
C. 繁忙
对比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了宁静的内心世界,而葛胜仲则通过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