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3:47
骛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
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
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
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
想绣阁深沈,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
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
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在霜雪覆盖的洲渚上,雁群横飞在烟雾弥漫的水边,分明勾勒出秋天的景色。
傍晚的细雨刚刚停歇,小舟在夜间停泊于芦苇丛生的村落和山间驿站。
月下,谁在轻风中静坐,吹起一声悠扬的羌笛?
离愁千般万绪,听那岸边草丛中,蝉鸣声声如织。
想起离别后的芳容,水远山遥,何以凭借这鳞翼归去?
想那绣阁深处,谁能知晓我因思念而憔悴的模样,游子在天涯何处?
楚峡的云彩渐渐归去,高阳的游人散去,留下我在寂寞的痕迹中徘徊。
眺望京城,眼前的远峰凝聚着碧蓝的色彩。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以其细腻、感性的词风著称,常以个人感情为题材,尤其擅长抒发离愁别恨。
《倾杯·骛落霜洲》创作于柳永的晚年,正值他经历人生的种种离别与孤独时刻,诗中深切表达了游子对故乡及爱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倾杯·骛落霜洲》是一首充满秋意与离愁的词作。开篇以“骛落霜洲,雁横烟渚”两句,展现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秋天画面,运用雁群与霜洲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词人通过描绘“小楫夜泊”与“宿苇村山驿”的场景,表现出游子在外漂泊时的孤寂与无奈。
在“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中,词人借用羌笛的悠扬声响,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牵挂。离愁万绪,随着“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的描写,愈发显得深沉而缠绵。诗中“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一句,既体现了对故乡遥不可及的无奈,也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后半部分,词人继续抒发思念之情,“想绣阁深沈,争知憔悴损”,通过对“绣阁”的描绘,映射出对爱人的思念与心灵的苦痛。结尾处“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一句,既是对现实的感叹,也是对未来的茫然,展现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
整首词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情感的执着追求。
整首词围绕离愁与思念展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游子心境的刻画,展现了对故乡、爱情的深切怀念,表达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古筝
B. 羌笛
C. 笛子
答案:B
填空题:诗中的“水遥山远,何计凭__。”
答案:鳞翼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季节是春天。
答案:错误(是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