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2:0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2:05:20
作者: 李吕 〔宋代〕
原文展示:
朱君精到古人趣,
踏遍东南称独步。
只今应诏非乏材,
预烦拈出横梁具。
白话文翻译:
朱君对古人的趣味理解得很深刻,
他踏遍东南,真是称得上独步一时。
如今应当被召唤的他,绝不是缺乏才华,
烦请您提前准备出那些重要的材料。
注释:
典故解析:
“踏遍东南”暗指朱君在文化或艺术上的广泛涉猎与成就,彰显他在当时文人中的卓越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文人相交、文化繁荣的时代,其作品多以表达友谊、抒发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吕与朱少南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朱君的赞赏及对友谊的珍视,显示出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肯定与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流露出李吕对朱少南的深厚敬意与友谊。开头两句描绘了朱君出众的才华与深入古人的趣味,显示他在文化上的造诣和影响力。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朱少南的学识,更隐含了对其个性与风采的赞美。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朱君未来成就的期待,认为他应当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展现出更多的才华。整体来看,诗的结构精巧,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友谊与互相勉励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朱少南的赞美与期待,体现了文人之间的友谊与对才华的认可。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朱君在诗中被赞美的特点是什么?
A. 经济能力
B. 对古人文化的深刻理解
C. 个人魅力
D. 圆滑世故
诗中提到的“东南”指的是?
A. 地理位置
B. 文化繁荣之地
C. 朋友的住处
D. 古代的名胜
“应诏非乏材”暗示了什么?
A. 朱君需要被召唤
B. 朱君才华横溢
C. 朱君缺乏材料
D. 朱君不愿出山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和李吕的诗歌都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离别之情,但王勃的诗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而李吕则突出对朋友才华的期许与认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