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8:13
作者: 刘一止 〔宋代〕
燕台暮集,对秋容凄紧,松阴幂幂。
徙倚阑边临翠壑,千顷风烟横出。
坐待冰轮,天空云散,一色如苍璧。
姮娥有意,为谁来赴今夕。
身世如许飘流,佳时轻过了,他年空忆。
我辈情钟端未愧,昔日兰亭陈迹。
坐上何人,骊歌凄断,语别还应惜。
有心红烛,替人珠泪频滴。
在燕台的黄昏时分,我凝视着秋天的景色,感到一阵凄凉,松树的阴影在微风中摇曳。我倚靠在栏杆边,俯瞰着翠绿的山谷,千顷的风烟在远处缓缓展开。我静静等待着明月的升起,天空中云彩散去,明亮的月色如同一块苍翠的玉璧。月宫中的嫦娥心中有情,今晚又会为谁而来呢?我的人生如同漂流的浮萍,佳期轻易地溜走了,未来的某一年只会空自怀念。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依旧执着,不会为往昔而感到羞愧,昔日的兰亭聚会已经成为陈迹。此刻坐在这里的人,骊歌已经凄断,离别的话语更加令人珍惜。心中点燃的红烛,替人流下了频频的泪滴。
刘一止(约1049年-1106年),字景仁,号雪舟,南宋著名词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和自然景色。刘一止的词风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常常与友人吟唱,乐于交流。
本诗创作于中秋节前后,正值一年中最美的时节,诗人在与友人相聚之时,感受到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情感交织。
《念奴娇(和陈元载中秋小集)》是一首抒情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和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词的开头以“燕台暮集”引入,描绘出秋天黄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紧接着通过“坐待冰轮”的意象,表达了对明月的期待与渴望。作者通过嫦娥的意象,进一步引出对今夕共赏美景的思考,令人感到时光的无情。
其次,诗中“身世如许飘流,佳时轻过了”一句,直抒胸臆,感叹人生的短暂,佳期难再,情感愈发深沉。接下来的“我辈情钟端未愧,昔日兰亭陈迹”则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尽管时光已逝,但心中的情感依然坚定。
全诗以“有心红烛,替人珠泪频滴”结束,烘托出离别的伤感与对友人的深情,情感层次丰富,字句间流露着浓厚的思乡与思友之情。整体上,词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深邃的人生哲理,给人以深思。
全诗围绕着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重展开,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情感深刻,情境交融。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A. 观音
B. 嫦娥
C. 西游记中的女儿村
D. 牛郎织女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兰亭”是__。
判断题: 诗中“坐待冰轮”表达的是对夕阳的等待。(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