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3:13
念奴娇
秋宴夜阑,美人归去,拈此解志恨屏眉。
如何良夕,坐琼箫锦瑟,寂寂帘阴。
蕙气梳烟香语细,画蛾扑上罗襟。
车子催灯,侍儿收扇,报说夜凉深。
银河天际,起看斜月横参。
行复醉凭人肩,穿花潜远,鬟重不胜簪。
六曲栏杆三面树,可容残梦重寻。
两处高楼,一般中酒,愁绝是孤衾。
梧桐西院,问谁还打疏砧。
在这个秋天的宴会,夜已深,美人已经归去,我独自拿着酒杯,试图解开心中的愁苦。
良夜如此,我独坐在琴瑟之间,帘外寂静无声。
幽香如蕙,轻烟缭绕,细语低喃,犹如画中的蛾子扑向我的衣襟。
车子催促着灯光,侍女们收起扇子,告诉我夜色已经很深了。
在银河的天际,我抬头看到斜月横挂。
我又醉了,倚靠在他人肩上,穿过花丛,远去的路上,头发因重重的簪子而难以承受。
六曲栏杆三面环树,恰好可以容纳我的残梦重寻。
两处高楼,酒杯相同,唯有孤床无伴,愁苦无尽。
在梧桐的西院,我问谁还在敲打那疏砧。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一个秋夜的宴会,描绘了宴席结束后独自一人的孤独心情,反映了对美人离去的惆怅和对夜色的感慨。
这首《念奴娇》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秋夜宴会的终结,伴随着美人的离去,主人公的内心充满了惆怅与孤独。姚燮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夜色的宁静与美好,反衬出内心的愁苦。
开篇的“秋宴夜阑,美人归去”,一语道出宴会的气氛与已经离去的美人,设定了全诗的基调。接下来的描绘如“坐琼箫锦瑟,寂寂帘阴”,营造了一种优雅而又孤独的氛围。细腻的描写如“蕙气梳烟香语细”,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忆。
在对夜色的描写中,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了“银河天际,起看斜月横参”的画面,既是对美好夜空的欣赏,又显现出内心的孤独。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现状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现状的感慨,表现出深深的愁苦与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美人”代表什么?
A. 朋友
B. 爱情与美好
C. 亲人
“银河天际,起看斜月横参”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惆怅
C. 愤怒
“孤衾”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孤独与无伴
C. 快乐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