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1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10:35
秋思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春天的阳光仿佛就像昨天一样,碧绿的树上传来黄鹂的鸣叫。
杂草丛生的傍晚,微凉的风轻轻吹过。
天已秋,树叶纷纷落下,月光冷冷,莎鸡悲鸣。
我坐在这里愁苦,看到百花凋谢,白露使得花儿更加衰败。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李白对秋天的深刻感受,这种感受在古代文人中普遍存在。秋天常常与凋零、思念、孤独等情绪相联系,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感伤。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被誉为“诗仙”。李白一生游历四方,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酒、友、思乡等主题,风格豪放、奔放。
《秋思》写于李白晚年,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自然变化带来的孤独与惆怅,正与他的人生境遇相呼应,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忧愁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秋思》以春阳、黄鹂等意象开篇,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然而随即转入秋天的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等句,诗人细腻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致,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随着“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的描写,诗人的情感愈加沉重,仿佛感受到自然的悲凉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两句“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将诗人的愁苦情绪推向高潮,表现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表现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秋天凋零的惆怅,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无常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孤独感。
李白的《秋思》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黄鹂”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凋零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热闹
“白露”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A. 增加温暖感
B. 使景象更加凄凉
C. 代表春天的到来
李白的《秋思》与王维的《相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感悟,但李白更为豪放,王维则更显内敛。李白通过对比春秋两季的景象,强调时间的流逝,而王维则通过对相思的描写,展现了浓厚的情感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