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32
题时轩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图书堆里席凝尘,
聊与时轩作主人。
自恐谢安行不免,
谁言陶侃困无津。
东荣晓色高迎日,
南圃花光得占春。
想见戴侯风味胜,
轻弹珠玉到江滨。
在书籍堆积的地方,尘土堆积如席,只得与这时轩一起做主人。自己担心像谢安那样的隐士也难以逃脱,谁又能说陶侃那样的高士不会困于无路?早晨的阳光照耀着东边的繁荣景色,南边的花园里花光辉映,正好迎接春天的到来。想象戴侯的风雅才情,轻轻弹奏着珠玉之声直达江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之道,南宋时期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蕴含深刻的哲理,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之道对文学与人生的思考时,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与世俗生活的权衡,借书房中的景象引发对历史人物的联想,表达了对文化的敬重与追求。
《题时轩》是一首通过对书房环境的描绘,引发对历史人物及人生哲理的思考的诗。开篇以“图书堆里席凝尘”点出书房的静谧与冷清,暗示作者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接着,借谢安与陶侃的故事,引出对自己处境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
诗中“东荣晓色高迎日,南圃花光得占春”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象征着希望与重生,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作者通过对戴侯风味的想象,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彰显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书房为背景,蕴含了深刻的哲思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读后使人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沉淀与精神的升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书房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文化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思考,深刻而富有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谢安”是以什么身份著称的?
“东荣晓色高迎日”中的“东荣”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戴侯”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题时轩》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出对孤独与理想生活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为直接,情感更为激烈,而王之道则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出一种沉静的哲思和对世俗的深刻反省。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