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0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1:58
行者悲故里,居者爱吾庐。
生须著锥地,何赖汗牛书。
丈室八尺床,称子闭门居。
百为会有还,一足不待余。
纷纷幼老间,失得了悬虚。
客在醉则眠,听我勿问渠。
论胜已绝倒,句妙方愁予。
竹几无留尘,霜畦有余蔬。
相从十五年,不为食有鱼。
时须一俛仰,君可贷蘧篨。
行走在外的人对故乡感到悲伤,居住在这里的人却热爱自己的家园。人生在世,必须扎根大地,何必依赖书本的知识呢?简陋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八尺宽的床,正好可以关上门安静地生活。即使有很多机会再回来,也不必等待那些未曾到达的人。在纷繁的人群中,老少皆宜,失去了空虚的悬念。客人喝醉了就睡,不要问我去哪里。讨论胜负已经无法自持,精彩的句子让我感到忧愁。竹桌上没有落尘,霜冻的菜畦里还有余蔬。相伴了十五年,不是为了食物中的鱼。时常抬头仰望,朋友啊,你可否借我一些竹篱。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穷庵,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及散文。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注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作于陈师道在某个居所的闲暇时光,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身处安静之地,回首往事,诗人感受到行者与居者的心态差异,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本诗通过对行者与居者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在不同生活状态下的情感。行者的悲伤与居者的满足构成鲜明对照,反映出对人生根基的思考。诗中“生须著锥地,何赖汗牛书”一句,表达了对实际生活的重视,强调扎根于现实的重要性。丈室八尺床的描绘,简洁而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后文关于饮酒作乐的描写,透露出一种洒脱与豁达。这种生活态度与诗人的人生哲学相辅相成,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居住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珍惜和对实际生活的重视。
诗中“行者悲故里”意指:
A. 行者对故乡的怀念
B. 行者对家园的热爱
C. 行者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A
“生须著锥地,何赖汗牛书”中的“锥地”是指:
A. 深入知识
B. 扎根于大地
C. 写作的工具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丈室八尺床”象征:
A. 奢华的生活
B. 简朴的生活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B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陈师道的此诗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生活的感悟,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两者在题材上虽然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