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9:44
关河愁思望处满,
渐素秋向晚,
雁过南云,
行人回泪眼。
双鸾衾,
衤周悔,
展夜又永,
枕孤人远,
梦未成归。
梅花闻塞管。
在关河的尽头,愁思充满了我的心头,
渐渐地,秋天的黄昏降临,
南飞的大雁掠过云层,
归来的行人泪眼朦胧。
双鸾的被褥,
让我感到无尽的悔恨,
漫漫长夜又延续,
我孤枕难眠,
梦未能归来。
只闻梅花的笛声在塞外飘荡。
本诗以“梅花”和“塞管”作结,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孤独的感受。梅花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而“塞管”则与边塞的风景和士兵的离愁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渔洋,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晏殊生活在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与文化兴盛并存的时代。他的诗词常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清商怨》创作于他离家在外时,表达了他的乡愁与对往日美好生活的追忆。
《清商怨·关河愁思望处满》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而著称。诗中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渗透着一种愁思与孤独。开篇“关河愁思望处满”便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关河象征着离别的地方,愁思则是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的“渐素秋向晚”,描绘了秋天渐渐向晚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雁过南云”一语,不仅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离别。大雁南飞常常用来比喻人们的离去,而“行人回泪眼”则更是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因思乡而流下的眼泪,情感愈加浓烈。
在后半部分,诗人用“双鸾衾”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悔恨,夜晚的漫长让人感觉到无尽的寂寞。“梦未成归”则是对梦想未能实现的惋惜,带有一丝无奈。最后“梅花闻塞管”,以梅花和笛声作结,既是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也是对凄凉现实的反思,意象丰富,情感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乡愁、孤独和失落为主题,表达了古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关河”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雁”象征着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