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1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19:28
蓦山溪(西湖十咏·花港观鱼)
作者:陈允平 〔宋代〕
春波浮渌,小隐桃溪路。
烟雨正林塘,翠不碍锦鳞来去。
芹香藻腻,偏爱鲤花肥,
檐影下,柳阴中,逐浪吹萍絮。
宫沟泉滑,怕有题红句。
钩饵已忘机,都付与人间儿女。
濠梁兴在,鸥鹭笑人痴。
三湘梦,五湖心,云水苍茫处。
春水荡漾,微波浮动,隐约有桃溪小路。
烟雨中,林塘景色如画,翠绿的水草并不妨碍锦鲤的游动。
水边的芹香和水藻的腻滑,尤其让我喜爱那肥美的鲤鱼。
在屋檐的影子下,柳树的阴影中,轻轻逐浪,吹拂着浮萍与花絮。
宫沟泉水滑溜,恐怕会写下红色的题句。
鱼钩和饵料都已忘却,统统交给世间的儿女。
濠梁的兴致依旧,鸥鹭在笑我痴迷。
三湘的梦,五湖的心,云水苍茫的地方。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诗人,因其诗歌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人雅士常游玩西湖,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间生活的感慨。
《蓦山溪》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西湖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的“春波浮渌”便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波光粼粼,生机盎然。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烟雨正林塘”展现了朦胧的美,水草与鱼儿的自由游动,仿佛让人置身于如画的水乡之中。
诗中描绘了“檐影下,柳阴中”的悠然自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钩饵已忘,渔乐无穷,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哲学。诗的最后几句则引入了更深的思考,濠梁的兴致和鸥鹭的嬉戏,似乎在讽刺世人对生活的执着与痴迷。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主题思想是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抒发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波浮渌”中的“渌”意思是:
A. 清澈的水
B. 波纹
C. 浪花
答案:A
“烟雨正林塘”中,烟雨的意象主要表现了:
A. 清晰明了的景象
B. 朦胧而柔和的氛围
C. 暴风骤雨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三湘”指的是哪三个江河?
A. 长江、黄河、湘江
B. 湘江、资江、沅江
C. 淮河、黄河、珠江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