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5:02
忆旧游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又眉峰碧聚,记得邮亭,人别中宵。
翦烛西窗下,听林梢叶堕,雾漠烟潇。
彩鸾梦逐云去,环佩入扶摇。
但镜裂鸳奁,钗分燕股,粉腻香销。
迢迢。旧游处,向柳下维舟。
花底扬镳。更忆西风里,采芙蓉江上,双桨频招。
怨红一叶应到,明月赤阑桥。
渐泪浥琼腮,胭脂淡薄羞嫩桃。
诗中描绘了作者对往昔游玩时光的怀念。记得在碧绿的眉峰下,邮亭孤单地矗立,往日的相别在夜深人静中。烛光映照着西窗,我在窗下聆听着林间树叶的落下,朦胧的雾气和烟霭弥漫。梦中的五彩鸾鸟随云而去,环佩声随风飘荡。然而在这美好回忆中,镜子破裂,鸳鸯的梳妆台也分离,香粉已然消散。遥遥的旧游之地,我的船在柳树下停泊。花丛中扬起的帆影,唤起我对西风中的芙蓉江上的双桨划动的回忆。怨恨红色的落叶应该到达,明亮的月光照在赤色的阑干桥上。渐渐地泪水浸湿了我的脸颊,胭脂淡薄如羞涩的嫩桃。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词人,生平较少记载,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常在词中表达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旧游的怀念之际,反映了他对往日时光的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慨。
《忆旧游》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描绘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往昔游玩时光的怀念。开篇以“眉峰碧聚”渲染出一种清新的自然景象,而“邮亭”则隐含了离别的情感。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通过“翦烛西窗下”的情境,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思念的氛围。
诗中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林梢叶堕”、“彩鸾梦逐云去”等,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诗中“镜裂鸳奁,钗分燕股,粉腻香销”则表明了时间的流逝与爱情的破裂,感伤的情绪愈加浓厚。
随着诗的深入,作者回忆起在“花底扬镳”的情景,思绪再次浮现出与爱人共游的美好时刻,然而“怨红一叶应到,明月赤阑桥”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最后一句“渐泪浥琼腮,胭脂淡薄羞嫩桃”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泪水与胭脂交织,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深切怀念与无尽的怅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旧游的追忆,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爱情的惋惜,表达了人们在时间流逝中对美好回忆的珍视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忆旧游》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允平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翦烛西窗下”描绘了什么情景?
A. 烛光下的欢声笑语
B. 夜深人静,思考回忆
C. 船上的欢快
D. 明月照耀
在诗中,柳下维舟象征着什么?
A. 美好时光的流逝
B. 对旧游的怀念
C. 离别的痛苦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感慨,但《忆旧游》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情感更为细腻;而《如梦令》则突出了女性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感伤。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