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9:5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9:53:09
次韵子瞻二月十日雪
春雪漫天密又稀,
勾芒失据走灵威。
故欺贫窭冬裘尽,
巧助遨游酒盏飞。
林下细花添百草,
阶前轻素剪新机。
老农先解忧桑柘,
九月家人当授衣。
春天的雪花纷纷扬扬,有的稠密,有的稀疏,
就像勾勒的景象失去了生动的气势。
却故意欺负那些贫穷的人,让他们的冬衣都穿不成,
却又巧妙地帮助人们在酒盏间放飞思绪。
林下细小的花草增添了百草的生机,
台阶前轻盈的白色花朵剪裁出新的生机。
老农人开始想办法解忧,种上桑树和柘树,
到了九月时,家人将要穿上新衣。
该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可以看作反映了宋代农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春天的期盼与感慨。同时,提到的桑树与柘树的种植,体现了古代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田,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东坡的弟弟,以诗词、散文和政论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为题材,关注民生。
此诗写于二月,正值春雪降临的时节,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农民生活的关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春雪的景象,呈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开头的“春雪漫天密又稀”便展现了春天雪花的独特韵味,既有密集的雪花,也有稀疏的飘洒,显示了春雪的多变和轻盈。接下来的“故欺贫窭冬裘尽”,则转向对人间疾苦的思考,诗人用春雪与贫苦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巧助遨游酒盏飞”一联,描绘了在春雪的氛围中,饮酒作乐的自在情景。诗人在此处通过酒盏的意象,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生活艰难,但仍要寻找乐趣。“林下细花添百草,阶前轻素剪新机”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机,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诗的最后两句,通过老农人的种植活动,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期待,显示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春雪的描绘与农民的生活反思,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诗中提到的“冬裘”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外衣
B. 夏天的衣服
C. 春天的裙子
D. 秋天的外套
“老农先解忧桑柘”中的“忧”指的是什么?
A. 对未来的担忧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家人的想念
“春雪漫天密又稀”中,“密又稀”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雪花的数量
B. 春天的花朵
C. 人们的情感
D. 农作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