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顿起考试徐沂举人见寄二首》

时间: 2025-05-18 18:19:49

诗句

齐楚诸生俨鞸绅,人人愿得出君门。

衔枚勇锐惊初合,弃甲须臾讶许奔。

细读未辞灯损目,久留终厌棘为藩。

定应亲刈翘中楚,把卷喧呼半夜言。

老年従事忝南京,海内交游尚记名。

怯见广场心力破,厌看细字眼花生。

新科未暇通三尺,旧曲惟知有六茎。

空忆倚楼秋雨霁,与君看遍洛阳城。

〈前举与顿同试西京举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8:19:49

原文展示

齐楚诸生俨鞸绅,人人愿得出君门。
衔枚勇锐惊初合,弃甲须臾讶许奔。
细读未辞灯损目,久留终厌棘为藩。
定应亲刈翘中楚,把卷喧呼半夜言。
老年従事忝南京,海内交游尚记名。
怯见广场心力破,厌看细字眼花生。
新科未暇通三尺,旧曲惟知有六茎。
空忆倚楼秋雨霁,与君看遍洛阳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齐国和楚国的学子们身着长袍,个个渴望能考中进士。虽然怀着勇气和锐气,但在初次会试中却感到惊讶和不安。细细阅读书卷,虽然灯光刺眼,眼睛也因此受了损伤,但久留不去又感到厌倦。想必是要亲自去割除心中杂念,半夜读书时的喧哗声也令人心烦。年纪渐长,身处南京,交游网络尚有名声。见到广场就感到心力交瘁,厌倦了看细小的字迹。新科考试未能专心应对,旧曲只能记得六根竹竿。唯有怀念那倚楼时的秋雨晴天,与你一起游览洛阳城。

注释

  • 齐楚:指齐国和楚国,古代中国的两个重要诸侯国,代表了当时的学子。
  • 君门:指的是皇帝或高官的门,象征着功名与荣耀。
  • 衔枚:比喻带着勇气,开始应试。
  • 弃甲:放下武器,象征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转而求学。
  • 棘为藩:比喻心中的障碍,像荆棘一样阻碍前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在诗词、散文、议论文等方面均有杰出贡献,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与友人徐沂的通信中,表达了对科举考试的感慨以及对往昔求学时光的怀念。诗中体现了士子对功名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学业艰难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士子在科举考试中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古代读书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首联以“齐楚诸生”开启,设定了一个广泛的背景,显示出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考试的紧张与压力,尤其是“衔枚勇锐惊初合,弃甲须臾讶许奔”,生动地表达了士子在初次会试中的震惊与不安,既有激情也有脆弱。

诗中提到的“细读未辞灯损目”,不仅反映了读书的辛劳,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渴望与追求的无奈。后面的“老年従事忝南京”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身的变化,感受到年少时的热情与追求逐渐被现实的压力所消磨。

最后两句“空忆倚楼秋雨霁,与君看遍洛阳城”更是展现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不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的眷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严谨的结构安排,展现了古代士子对理想的追逐与对现实的无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齐楚诸生俨鞸绅:齐国和楚国的学子们穿着整齐的长袍,显得格外庄重。
  2. 人人愿得出君门:每个人都希望能考中进士,出将入相。
  3. 衔枚勇锐惊初合:带着勇气和锐气,第一次会试时感到惊讶。
  4. 弃甲须臾讶许奔:放下原有的生活,短暂的时间内感到不知所措。
  5. 细读未辞灯损目:细细阅读书卷,灯光刺眼,眼睛也因此受损。
  6. 久留终厌棘为藩:长时间停留却感到厌倦,心中烦恼如荆棘般阻碍前行。
  7. 定应亲刈翘中楚:想必要亲自去割除心中杂念。
  8. 把卷喧呼半夜言:半夜读书时的喧哗声令人心烦。
  9. 老年従事忝南京:年纪渐长,身处南京,感到身世渺小。
  10. 海内交游尚记名:虽然有广泛的交游,但名声依旧。
  11. 怯见广场心力破:见到广场就感到心力交瘁。
  12. 厌看细字眼花生:厌倦了看细小的字迹,眼花缭乱。
  13. 新科未暇通三尺:新科考试未能专心应对。
  14. 旧曲惟知有六茎:旧曲只能记得六根竹竿。
  15. 空忆倚楼秋雨霁:唯有怀念那倚楼时的秋雨晴天。
  16. 与君看遍洛阳城:与你一起游览洛阳城,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细读未辞”和“久留终厌”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衔枚”比喻勇气,用“荆棘”比喻心中的烦恼,形象生动。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情感的表达,如“空忆倚楼秋雨霁,与君看遍洛阳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古代士子对功名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学业艰难的无奈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苏辙作为士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君门:象征着理想与荣耀。
  • :象征着知识与努力。
  • :象征着心中烦恼与阻碍。
  • 洛阳城:象征着美好回忆与理想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齐楚诸生”是指哪个朝代的学子?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 D) 明代
  2. “细读未辞灯损目”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愉悦
    • B) 伤感
    • C) 努力与疲惫
    • D) 无所谓
  3. 诗的最后两句提到了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南京
    • C) 洛阳
    • D) 杭州

答案

  1. C) 宋代
  2. C) 努力与疲惫
  3. C) 洛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 《登高》:王之涣的诗作,展现了士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苏辙的作品相比,苏轼的诗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而苏辙则更倾向于对社会与理想的关注。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与学习,可以深入理解古代士子对考试与理想的追求,以及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遣兴 其一 秋怀十二首 其二 登竺峰 梅花 其三 庚辰元旦 樊笼雀 九日书怀 客边 其五 悼达兼善平章 感怀十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源 私心自用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自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臣字旁的字 老羞成怒 雨字头的字 群魔乱舞 卓荦不羁 包含辄的词语有哪些 豫震 洪水横流 筮择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孝恭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躹躬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