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1:00:39
河南地望雄西京,相公好贤天下称。
吹嘘死灰生气燄,谈笑暖律回严凝。
曾陪樽俎被顾盻,罗列台阁皆名卿。
徐生南国后来秀,得官古县依崤陵。
脚靴手板实卑贱,贤俊未可吏事绳。
携文百篇赴知己,西望未到气已增。
我昔初官便伊洛,当时意气尤骄矜。
主人乐士喜文学,幕府最盛多交朋。
园林相映花百种,都邑四顾山千层。
朝行绿槐听流水,夜饮翠幕张红灯。
尔来飘流二十载,鬓发萧索垂霜冰。
同时并游在者几,旧事欲说无人应。
文章无用等画虎,名誉过耳如飞蝇。
荣华万事不入眼,忧患百虑来填膺。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
名高场屋已得俊,世有龙门今复登。
出门相送亲与友,何异篱鴳瞻云鹏。
嗟吾笔砚久已格,感激短章因子兴。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1:00:39
《送徐生》 作者:欧阳修 〔宋代〕
河南地望雄西京,相公好贤天下称。
吹嘘死灰生气燄,谈笑暖律回严凝。
曾陪樽俎被顾盻,罗列台阁皆名卿。
徐生南国后来秀,得官古县依崤陵。
脚靴手板实卑贱,贤俊未可吏事绳。
携文百篇赴知己,西望未到气已增。
我昔初官便伊洛,当时意气尤骄矜。
主人乐士喜文学,幕府最盛多交朋。
园林相映花百种,都邑四顾山千层。
朝行绿槐听流水,夜饮翠幕张红灯。
尔来飘流二十载,鬓发萧索垂霜冰。
同时并游在者几,旧事欲说无人应。
文章无用等画虎,名誉过耳如飞蝇。
荣华万事不入眼,忧患百虑来填膺。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
名高场屋已得俊,世有龙门今复登。
出门相送亲与友,何异篱鴳瞻云鹏。
嗟吾笔砚久已格,感激短章因子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徐生的深切祝福与感慨。诗的前半部分提到徐生的仕途顺利,令人称赞,甚至在严冬中也能感受到温暖的气息。作者在回忆自己初入仕途时的年轻气盛,感叹二十年的光阴已逝,自己虽有文才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感到无奈与失落。最后,作者对徐生的未来充满期待,羡慕他年轻有为,充满朝气。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世喜爱。
这首诗创作于欧阳修送别朋友徐生之际,徐生即将出任官职,诗中流露出对朋友的祝福与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送徐生》不仅是对徐生前途的祝福,还是欧阳修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诗的前半部分温馨而充满期望,描绘了徐生的才华和前途无量,这反映出作者对理想和志向的追求。接着,诗人转向自我,回顾自己二十年的经历,感到愈加萧索与无奈,尤其是“文章无用等画虎,名誉过耳如飞蝇”的自嘲,展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现状的不满。
诗中的意象丰富,园林、绿槐、流水等描写构建了一个美好而生动的场景,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同时,诗中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徐生与自己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既有生活的细腻观察,又有哲理的深刻思考,充分体现了欧阳修的才情与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反映了人生的变化与对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中多次提到的园林、流水等意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寓意着人生的美好与志向的高远。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扶桑”是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年轻人的前途
C. 诗人的痛苦
D. 自然的美好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龙门”象征着____。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 (对/错)
以上两首诗在主题上与《送徐生》相似,皆体现了友情、离别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