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8:5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8:57:30
岁晚仍为客,朝晴故作阴。
雨花添浪白,云树隐江深。
留滞宁吾土,艰危独此心。
一瓢终藉汝,投老遂追寻。
年末时节,我依然是个漂泊的客人,清晨的晴天也被我假装成阴天。
雨中的花瓣像浪花一样飘荡,云树掩映着江水愈加深邃。
我留滞在此,宁愿不回故土,艰难险阻,只有我这一颗孤独的心。
最后我只依靠你,直到老去,才得以追寻我的归宿。
本诗通过“岁晚”与“留滞”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雨花”、“云树”则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承载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此外,诗人对“归宿”的追寻,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萧立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年代。虽然他才华横溢,但因政治原因而多次漂泊,作品中常表现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岁晚》创作于诗人流亡生涯的晚期,正值年末,诗人感受到孤独漂泊的无奈,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的渴望。
《岁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以“岁晚仍为客”引入,直接点出作者的身份和处境,紧接着用“朝晴故作阴”来表现内心情感的复杂,晴天的外在与阴郁的内心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情感的反差,引导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接下来的“雨花添浪白,云树隐江深”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雨花和浪白的描绘,既是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涟漪与波动。而“云树隐江深”则进一步加深了景色的神秘感,暗示着诗人对故土的向往和无法实现的追求。
最后两句“留滞宁吾土,艰危独此心”,表达了诗人宁愿留在艰难的境地,也不愿回归故乡的矛盾心态,突显出内心的挣扎和孤独感。而“一瓢终藉汝,投老遂追寻”则表达了在孤独中对归宿的渴望,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个漂泊者的孤独与思索,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岁晚仍为客:
朝晴故作阴:
雨花添浪白:
云树隐江深:
留滞宁吾土:
艰危独此心:
一瓢终藉汝:
投老遂追寻:
比喻:
拟人:
对仗:
整首诗歌围绕着“漂泊”、“归宿”、“孤独”这三个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寻。诗人在艰难的境遇中,内心充满了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渴望。
诗中“岁晚仍为客”中的“客”指的是:
A. 朋友
B. 游子
C. 旅人
D. 访客
“朝晴故作阴”中,诗人假装阴天的原因是:
A. 天气变化
B. 内心的忧郁
C. 自然景象
D. 诗歌需要
“留滞宁吾土”表达了诗人:
A. 想回故乡
B. 不愿离开
C. 恨故乡
D.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