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3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34:28
《天门山》 ——李白
迥出江上山,
上山一作山上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
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
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
回首沉青霭。
这座山峦高耸地耸立在江面上,
岸边的松树映衬着一片寒冷的色彩,
石头间流淌着浪花,四散而碎。
山峰参差不齐,延伸到远方的天际,
在晴朗的霞光之外,显得缥缈迷离。
夕阳西下,船只远去,
我回头望去,青色的烟霭在远方沉沉落下。
李白的《天门山》描绘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陶醉。天门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位于湖南,因其险峻的山势和美丽的风景而著称。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也体现了李白的豪放与洒脱,正如他一生追求自由与想象的精神。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仙”。李白一生游历全国,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风豪放、奔放,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天门山》作于李白的游历过程中,他在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中感受到心灵的释放与归属。诗中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李白的《天门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雄伟的自然景观,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的开头“迥出江上山”便给人一种山体高耸、独立于江水之上的感觉,仿佛在刻画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存在。接下来的“岸映松色寒”则通过对比,强化了山的冷峻与江水的温柔,展现出一种冰冷与宁静的氛围。整首诗没有复杂的情节,只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但却通过“参差远天际”和“缥缈晴霞外”等意象,呈现出一种遥远而空灵的感觉,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诗中最后的“回首沉青霭”则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诗人虽身处美丽的自然中,但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却无时无刻不在。这种情感的交织,形成了诗的丰富内涵,使得《天门山》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天门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由、孤独及美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天门山》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诗中“迥出江上山”中的“迥”字最能表达什么含义?
A) 远离
B) 接近
C) 隐藏
D) 彷徨
诗中“回首沉青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惆怅
C) 愉悦
D) 绝望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