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31
太常引 同知崔仲明生日
作者:李俊民 〔金朝〕
太行千里政声扬。问何处是黄堂。
遗爱几时忘。试听取人歌召棠。
锦衣年少,插花跃马,休负好风光。
三万六千场。但暮暮朝朝醉乡。
这首词表达了对友人崔仲明生日的祝贺。太行山绵延千里,政声远扬。哪里才是黄堂(指辉煌的名声所在)呢?他遗留下来的恩德何时才会被人们遗忘?不妨听听人们歌唱的召棠花吧。年轻时穿着锦衣,骑马插花,千万别辜负了美好的时光。三万六千场的欢聚,但每日每夜都沉醉于这快乐的乡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俊民是金朝的一位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崔仲明生日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感慨,体现了友谊的珍贵及对流逝时光的思考。
这首《太常引》以友人崔仲明的生日为题材,融合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用“太行千里”引出壮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友谊的深厚与持久。接着通过“问何处是黄堂”表明对友人成就的赞美,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庆祝氛围。诗中“试听取人歌召棠”一句,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通过音乐的意象增添了诗的感性。
在描绘年轻时的“锦衣年少,插花跃马”时,诗人对青春的追忆和对快乐时光的珍惜跃然纸上。最后一句“但暮暮朝朝醉乡”,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快乐生活的不舍与追求。
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深情的祝福,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美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逐句解析:
太行千里政声扬。
描绘太行山的宏伟,暗示友人所取得的成就与声誉。
问何处是黄堂。
提问的方式引出对成就的追问,暗示对友人前途的期待。
遗爱几时忘。
通过“遗爱”表达对友人恩德的珍视,希望这些美德长存。
试听取人歌召棠。
以“歌召棠”引入音乐的意象,渲染庆祝的氛围。
锦衣年少,插花跃马,休负好风光。
对年轻时光的珍惜与享受,呼吁珍惜当下的美好。
三万六千场。
夸张手法,形容欢乐聚会的频繁。
但暮暮朝朝醉乡。
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沉醉。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日的祝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对美好友谊与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深度。
诗词测试:
该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朝
B. 宋朝
C. 金朝
D. 明朝
“太行千里政声扬”中的“太行”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座山
C. 一种乐器
D. 一个人
“锦衣年少,插花跃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老年的恐惧
C. 对死亡的思考
D. 对事业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在表达情感时,李俊民更倾向于细腻温婉,而李白则是豪放大气,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