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46
太常引(呈昌甫)
作者: 韩淲 〔宋代〕
随风和雨带烟开。
更清冷照崔巍。
片片亦佳哉。
细看得花如翦裁。
茅檐出没,水浮桥外,人自两峰来。
吟到涧泉梅。
问何似山阴道回。
昌甫有春浦雪涧泉梅之句。
这首词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伴随着春风和细雨,烟雾缭绕,景色如画,更显清冷,映照着巍峨的山崖。片片花瓣在风中飘落,宛如精致的剪裁作品。茅草房的屋檐时隐时现,水面上的桥在远处浮现,人们则从两座高峰之间而来。吟唱之间,听到山涧泉水旁的梅花。问这情景与山阴的回路相比,何其相似。昌甫(朋友)曾有句子提到春天的浦口、雪水、涧水和梅花。
作者介绍:韩淲,宋代词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蕴含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情感真挚而细腻。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自然的美好。开头的“随风和雨带烟开”便生动地描绘出春雨中烟雾缭绕的情景,使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又朦胧的春日气息。接着,诗人以“更清冷照崔巍”来突出春天的清冷之美,巍峨的山崖在春光照耀下愈显雄伟。
词中“细看得花如翦裁”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花瓣比作经过精致裁剪的艺术品,展现出自然之美的细腻与精巧。而“茅檐出没,水浮桥外”勾勒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最后,诗人提到“昌甫有春浦雪涧泉梅之句”,不仅引出对友人的思念,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片片亦佳哉”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韩淲的《太常引》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而后者则通过月亮表达孤独与哲思,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