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7:3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7:37:17
德化勤三纪,仁声溢九州。
浣衣昭禹俭,昃食轸文忧。
润色恢鸿业,艰难启燕谋。
中兴宗汉庙,端自敬天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仁德之君的追悼和怀念。诗人提到,善政已经持续了三代,仁德的声名传播遍及整个国家。国家的百姓在清洗衣物时,能感受到先王的节俭;在日落时,食物的准备也体现了先王的忧虑和关心。诗人希望能够提升国家的伟大事业,尽管前路艰难,但也期望能够开启新一轮的伟大谋略。最终,诗人感叹中兴的宗庙,都是因为人们对上天的敬重和安宁。
李曾伯,字懋之,号逸云,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涉及政治和社会议题,风格沉稳而富有哲理。
《甲申宁庙挽词》是为了悼念当时的某位仁德之君,表达了对其治国理政的追思以及对未来的期盼。诗中提到的历史背景和典故,反映出对古代圣明君主的追慕。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怀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许。首句“德化勤三纪”,不仅强调了君主的德行,还反映出其治国理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接着提到“仁声溢九州”,声名远播,显示了君主深得民心的形象。
“浣衣昭禹俭”的意象则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渗透出君主的节俭和民众的安宁,这种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情感,恰恰是古诗词中常见的表达手法。在这里,诗人不仅是追忆,更是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艰难启燕谋”一联,将国家未来的艰难与希望结合起来,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复兴的期望与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的“中兴宗汉庙”,则象征着希望通过对历史的敬仰,重振国家的雄风。
整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情感深沉、意蕴丰富,展示了李曾伯卓越的诗人才能。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仁德之君的怀念,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希望,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心与期盼,同时也体现出对历史的敬重。
李曾伯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仁声”指的是什么?
“艰难启燕谋”中的“燕谋”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