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22:0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22:05:39
月明雁叫远,露下蝉号寒。
幽幽草虫泣,索索梧叶乾。
愁人知秋早,听此良独难。
竹君南北美,佩服青琅玕。
天风一披拂,庭宇声珊珊。
灵宫荫老樾,别馆如深山。
心净鉴止水,眼明揖千竿。
虚籁自然奏,有琴不须弹。
世议大可厌,市声无少閒。
不如听君语,竟日帘垂间。
月光下,远处传来大雁的叫声,露水滋润下,寒蝉在鸣叫。
幽静的草丛中,虫子在悲泣,梧桐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愁苦的人们早已感知秋天的来临,然而倾听这些声音,情感却难以独自承受。
竹子在南北方都很美丽,我佩服那青色的琅玕。
天风轻轻拂过,庭院中传来阵阵声音。
灵宫的树荫覆盖着古老的榕树,别馆就像深山一样幽静。
我的心如同清澈的静水,眼睛清明,向千竿竹子致意。
自然的声音在空中回荡,琴声不必亲自弹奏。
世间的议论令人厌烦,市声中却没有一丝闲适。
不如听你倾诉,整日就在窗帘下静静地待着。
曾几,字子固,号天涯,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常表达对人生、世事的感悟。
本诗创作背景与南岳的秋天相关,诗人在秋天的夜晚,观察自然景象,表达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题南岳铨德观秋声轩》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景象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月明与雁叫交织,营造出一种遥远而清冷的氛围,露水下的寒蝉鸣叫,更是增强了秋天的凄凉感。接着,以“愁人知秋早”一句,直接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联系起来,表达了他内心的忧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在后面的段落中,诗人又转向对竹子的赞美,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随着“天风一披拂”,诗人又感受到自然的轻柔,庭院中的声响让人感到宁静。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对心灵的反思,表达了对尘世繁杂的厌倦,倾向于与友人静静交流,享受那份宁静与闲适。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月明”、“草虫泣”、“竹君”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面,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深深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烦扰的厌倦。最终,诗人渴望在宁静的环境中,与友人倾诉,享受生活的闲暇。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竹君”象征着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
对比曾几的《题南岳铨德观秋声轩》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以月亮为意象,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曾几在诗中更多地描绘了秋的自然景象和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思乡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