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8:4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8:44:35
寄李輈侍郎
贾岛 〔唐代〕
终过盟津书,分明梦不虚。
人从清渭别,地隔太行馀。
宾幕谁嫌静,公门但晏如。
櫑鞞干霹雳,斜汉湿蟾蜍。
追琢垂今后,敦庞得古初。
井台怜操筑,漳岸想丕疏。
亦翼铿珉珮,终当直石渠。
此身多抱疾,幽里近营居。
忆漱苏门涧,经浮楚泽潴。
松栽侵古影,荤断尚芹菹。
语嘿曾延接,心源离滓淤。
谁言姓琴氏,独跨角生鱼。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盟津书”,象征着双方的诺言和承诺,梦中相见则显示出对友情的向往和珍重。诗人回忆与朋友的别离,感叹人和地的距离,虽然相隔太行山,但友谊的情感依然深厚。接着,诗人描绘了友人所处的环境,虽然安静,充满了闲适的氛围,但自己却因身患疾苦而感到孤独。最后,诗人提到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籍,号雪堂,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性化风格而受到后世推崇。贾岛的诗风以清新、凝练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贾岛晚年时期,他在诗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出他对人生的哲思和对友谊的珍惜。社会动荡的年代使得诗人更加思考个人与友谊之间的关系。
贾岛的《寄李輈侍郎》是一首充满思考与情感的诗作。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而持久的友谊。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遗憾。开头的“终过盟津书”就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承诺和深情,这种情感在后文中不断深化。诗人用“人从清渭别,地隔太行馀”来体现地理的隔阂,传递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巧妙地结合自然与人生。例如,“櫑鞞干霹雳,斜汉湿蟾蜍”直观地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感,营造出一种内心的沉思氛围。诗中所提到的历史典故,如“苏门涧”,不仅仅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人生理想的向往与追逐。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真诚,展示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出唐代文学的深厚底蕴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手法。比如“櫑鞞干霹雳”通过声音的比拟,传达出内心的激动;“地隔太行馀”则通过对仗的形式加强了情感的对比与冲突。
主题思想:整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现出唐代诗人的情感深度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盟津书”最能代表什么?
诗人怀念的“苏门涧”象征着?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贾岛的这首诗相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杜甫的诗歌注重社会和历史背景,而贾岛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