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与西僧伦伯达》

时间: 2025-04-27 15:30:55

诗句

行云孤鹤万缘轻,遥见乡关眼便明。

不似遗山元老子,尘埃风雨过平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0:55

原文展示:

与西僧伦伯达
行云孤鹤万缘轻,
遥见乡关眼便明。
不似遗山元老子,
尘埃风雨过平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行云和孤鹤之间的轻松自在,远望家乡时,眼前顿然明亮。与遗山的元老子不同,他的生活经历了风雨的洗礼,留下了尘埃的痕迹。

注释:

  • 行云:指在天空中自由飘动的云朵,象征着无拘无束的心境。
  • 孤鹤:独自飞翔的鹤,象征孤独与高洁。
  • 万缘轻:万种因缘都显得轻松。
  • 乡关:家乡,故土。
  • 眼便明:眼前一亮,心中明亮。
  • 遗山:指老子,隐喻其境界。
  • 尘埃风雨:人生的艰辛与磨难。
  • 平生:一生的经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觉民,号孟尝,金朝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元好问在金朝末年,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创作了大量抒怀诗作。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好问流亡生涯的某个阶段,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行云和孤鹤的意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的心境。行云轻盈,自在无羁,象征诗人内心的洒脱与不羁;而孤鹤则传递出一种高洁的独立精神。诗人在远望家乡时,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清晰,似乎能感受到家乡的亲切与温暖,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

作者提到“遗山元老子”,这不仅是一种自我剖析,也是在提醒自己与古代圣贤的差距。老子以道家思想影响后世,而诗人则经历了生活的风雨,留下了尘埃。这里对比的手法,既展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在气韵上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人虽身处困境,却不失一份清高与自在。这样的情感使得诗歌在抒情的同时,也渗透了哲理的思索,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行云孤鹤万缘轻:行云与孤鹤象征自由与高洁,表达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2. 遥见乡关眼便明:远望家乡,心中顿时明亮,表现出深切的思乡之情。
    3. 不似遗山元老子:与道家思想的老子相对比,强调自己的经历与内心的沉重。
    4. 尘埃风雨过平生:经历了风雨与世俗的纷扰,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与老子的对比,强调个人经历的独特性与对理想的向往。
    • 比喻:行云和孤鹤的比喻,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在自由与孤独之间寻找内心的平衡。

意象分析:

  • 行云:象征自由与洒脱,表达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 孤鹤:象征高洁与孤独,反映诗人的内心追求。
  • 乡关:故乡的象征,表达深厚的思乡之情。
  • 尘埃与风雨:象征人生的磨难与经历,表现生活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行云”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忧愁
      • C. 繁忙
    2. 与“遗山元老子”相比,诗人更强调了哪种情感?

      • A. 自豪
      • B. 孤独
      • C. 思乡
    3. “尘埃风雨”代表了什么?

      • A. 生活的幸福
      • B. 人生的磨难
      •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李白《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比较元好问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王维的作品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一 菩萨蛮二首 其二 菩萨蛮 菩萨蛮 寿夫人 菩萨蛮 菩萨蛮·荷花生日,集李子虎光禄丈柳堂 菩萨蛮 菩萨蛮•京口遣信南归,因题书尾 其三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其四 广陵邸中,题书尾寄闺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尊阁 舞态生风 百仞 称锤落井 十室九空 两粤 半上落下 气满志得 后手不上 弋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座结尾的成语 刺上化下 同字框的字 皿字底的字 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