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陶石篑书至》

时间: 2025-04-27 04:19:38

诗句

不复言馀事,唯云了即休。

山川销断案,花鸟罢春秋。

定后窗行鼠,餐时壁下猴。

自无求相意,焉用钓文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9:38

原文展示:

陶石篑书至 袁宏道 〔明代〕 不复言馀事,唯云了即休。 山川销断案,花鸟罢春秋。 定后窗行鼠,餐时壁下猴。 自无求相意,焉用钓文钩。

白话文翻译: 不再谈论其他琐事,只说事情了结就结束。 山川美景消解了心中的烦恼,花鸟的生机让人忘却了岁月的流转。 静坐时窗外的鼠儿行走,用餐时壁下的猴子相伴。 自己本无求名之心,又何必用文采去钓取名声呢?

注释:

  • 馀事:琐碎的事务。
  • 了即休:事情解决后就结束。
  • 销断案:消解烦恼。
  • 罢春秋:忘却时间的流逝。
  • 定后:静坐之后。
  • 求相意:追求名声的意愿。
  • 钓文钩:用文采吸引注意,比喻追求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篑,明代文学家,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主张文学应反映现实,反对模拟古人。此诗反映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是袁宏道在收到友人陶石篑的书信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书信的回应以及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态度。诗中“山川销断案,花鸟罢春秋”一句,以山川和花鸟为媒介,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而“自无求相意,焉用钓文钩”则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不追求名声,不屑于用文采去吸引注意的立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复言馀事,唯云了即休。”:开篇即表明态度,不再谈论琐碎事务,只说事情解决就结束。
  2. “山川销断案,花鸟罢春秋。”:用山川和花鸟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3. “定后窗行鼠,餐时壁下猴。”:通过窗外的鼠和壁下的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生活画面。
  4. “自无求相意,焉用钓文钩。”:直抒胸臆,表明不追求名声,不屑于用文采去吸引注意。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山川销断案”,将山川拟人化,仿佛能消解人的烦恼。
  • 对仗:如“山川销断案,花鸟罢春秋”,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宁静的生活。通过自然意象和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山川:象征自然之美,能消解烦恼。
  • 花鸟:象征生机与活力,能让人忘却时间的流逝。
  • 窗行鼠、壁下猴:象征宁静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川销断案”中的“销断案”指的是什么? A. 消解烦恼 B. 断绝关系 C. 解决问题 D. 消除误会 答案:A

  2. 作者在诗中表达的主要态度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淡泊名利 C. 热衷政治 D. 崇尚战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袁宏道的《山中杂诗》: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袁宏道诗集》:收录了袁宏道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明代文学的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袁宏道诗歌的时代特色。

相关查询

秋物十咏 秋物十咏 秋物十咏 秋物十咏 秋物十咏 秋物十咏 秋物十咏 寒夜曲 杂诗四首 好事近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青羌坂 亠字旁的字 酒囊饭袋 口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炳如观火 破格录用 不知起倒 一模二样 毋字旁的字 包含轻的词语有哪些 切字 活忒忒 稳稳安安 荒怪不经 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