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1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12:56
河堤烟树渺云沙。七香车。更天涯。万古千秋,幽恨入琵琶。想到都门南下望,金缕暗,玉钗斜。津桥春水浸红霞。上阳花。落谁家。独恨经年,培养牡丹芽。寒雁归时凭寄语,莫容易,损容华。
河堤上的烟树在云雾中显得渺小而遥远,七香车在远方行驶,似乎更显得天涯无际。万古千秋,心中的幽恨如同琵琶的低吟。想到从都城南下望去,金色的缕衣暗淡,玉钗斜挂。渡口的春水浸染了红霞,阳光下的花儿,不知落在谁家。独自怨恨经过了多年,才培养出牡丹的嫩芽。寒雁归来时,我寄托着情思,然而这份情感不容易,容颜也因此受损。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池,元代诗人、文人和政治家。他以诗词和散文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婉约而深沉。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身处动荡的环境,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对故乡和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江城子·河堤烟树渺云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画面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景与情结合,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开篇“河堤烟树渺云沙”,构建了一个朦胧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接着提到“七香车”,则进一步引入了人间的繁华与奢侈,与后面的“幽恨入琵琶”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纠葛。
在回忆与现实的交汇中,诗人用“金缕暗,玉钗斜”来描绘思念的对象,暗示着美丽与失落的交织。整首词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无奈和哀伤。结尾的“寒雁归时凭寄语”,不仅寄托了思乡之情,更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七香车”象征什么?
“寒雁归时凭寄语”中,“寒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幽恨入琵琶”中“幽恨”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