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7:0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7:09:50
原文展示:
杂诗 王粲 〔魏晋〕
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褰袵欲从之。路险不得征。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已冥。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幷。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我在西园漫步,希望能抒发心中的忧思。弯曲的池塘泛起洁白的波纹,一排排树木绽放着红色的花朵。树上有只孤独的鸟儿,怀揣着春天的情感向我鸣叫。我提起衣襟想要追随它,但道路险阻无法前行。我徘徊着不愿离去,久久地站立,凝望着它的身影。突然间,狂风卷起尘土,白昼忽然变得昏暗。我转身回到空荡的房间,寄托梦境来传达我的真诚。人的愿望与天意不违背,又何必担心不能合一。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粲(约177-217),字仲宣,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与孔融、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王粲的诗歌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沉郁,语言凝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粲在魏晋时期所作,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内心充满忧思。诗中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西园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日暮时分的西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诗中“曲池扬素波”和“列树敷丹荣”描绘了静谧而美丽的自然景色,而“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则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诗人想要追随那只孤独的鸟儿,却因道路险阻而无法前行,这种无奈和渴望的矛盾情感贯穿全诗。最后,诗人寄托梦境来传达自己的真诚,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
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
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
褰袵欲从之。路险不得征。
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
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已冥。
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
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幷。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抒发内心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西园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特栖鸟”象征着什么? A. 孤独和渴望 B. 热情和生命力 C. 纯洁和美好 D. 混乱和不安
诗中“曲池扬素波”描绘了什么? A. 静谧和美丽 B. 混乱和不安 C. 孤独和寂寞 D. 热情和生命力
诗中“回身入空房”表达了什么? A. 希望和梦想 B. 孤独和寂寞 C. 纯洁和美好 D. 热情和生命力
诗中“人欲天不违”表达了什么? A. 希望和梦想 B. 孤独和寂寞 C. 纯洁和美好 D. 热情和生命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