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6:0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6:01:33
赠丁仪王粲诗
作者:曹植
从军度函谷,
驱马过西京。
山岑高无极,
泾渭扬浊清。
壮或帝王居,
佳丽殊百城。
员阙出浮云,
承露槩泰清。
皇佐扬天惠,
四海无交兵。
权家虽爱胜,
全国为令名。
君子在末位,
不能歌德声。
丁生怨在朝,
王子欢自营。
欢怨非贞则,
中和诚可经。
全诗的意思是:
我从军走过函谷关,
驾马经过西京城。
高山巍峨,似无尽头,
泾水与渭水,浑浊与清澈相扬。
壮丽的景色如同帝王所居,
美丽的佳人遍布百城。
高楼大厦如浮云出现在天际,
露水滋润,气候清新。
皇上的恩泽如同天降,
四海之间安无战乱。
权贵们虽有强胜之愿,
但全国的声名在于法令。
君子居于末位,
却无法歌颂德行的声誉。
丁生在朝堂上心怀怨恨,
王子在自营中欢快自得。
欢愉与怨恨若不坚定,
中和之道才能长久。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才华横溢,善于用诗表达情感,代表作有《七步诗》、《洛神赋》。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此诗写于曹植与王粲、丁仪交往之际,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感慨,以及对君子处于低位的无奈。曹植在政治斗争中屡受挫折,常感怨愤,因此在此诗中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对国家的思考。
《赠丁仪王粲诗》是一首充满豪情的古诗,展现了曹植高远的志向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从军的艰辛与西京的繁华,展示了古代士人的壮志与理想。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引入了泾渭分明的意象,象征着社会的善恶、美丑。诗中提到的“权家虽爱胜”,则反映出曹植对权利与名声的深刻理解,尽管权贵们追求胜利,但真正的价值在于法令的公正与道德的歌颂。最后,诗人深感自身处境的无奈,表达了对朝政的失望与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对比不同人的情感,曹植揭示了人与社会、人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整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
整首诗围绕着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展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强调了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探讨了君子在当时社会中的处境。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核心,表现出诗人对政治、社会、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的“泾渭”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
B. 善与恶
C. 战争与和平
诗人对当时政治的态度是什么?
A. 满意
B. 失望
C. 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君子在末位”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A. 君子受重视
B. 君子被忽视
C. 君子无所作为
以上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赠丁仪王粲诗》的创作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