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3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31:38
凤凰台上忆吹箫 夏日骤雨
作者: 庄盘珠 〔清代〕
岸草摇薰,衢尘漾暖,梅天十日长晴。
自楝花开后,午倦难醒。
强把雕栏闲凭,又宛忆去夏蝉声。
轰雷骤,满庭跳雨,砌响檐鸣。
神清。暑归甚处,更几阵横风,衣袂凉生。
趁画帘半飏,扑入蜻蜓。
多少华堂绮阁,抛纨扇玉腕初停。
浓云散斜阳影底,屋角犹明。
岸边的草在微风中摇曳,街道上的尘土在温暖中翻滚,梅雨季节的十天里长久晴朗。自从楝花盛开后,午后的困倦难以醒来。勉强倚靠在雕花栏杆上,似乎又想起了去年的蝉鸣声。轰隆的雷声骤然而至,满院的雨水翻滚而下,屋檐的滴水声响亮。精神清爽。炎热的夏天究竟去往何处,只有几阵横风,使得衣袂微凉。趁着画帘半掀,蜻蜓扑入室内。多少华丽的大厅和装饰,抛下了手中的扇子,玉腕也暂时停下。浓厚的云层散去,斜阳的影子洒在地上,屋角仍然明亮。
作者介绍
庄盘珠,清代女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其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境。她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夏日的骤雨之后,表现了诗人对夏日炎热的感受以及骤雨带来的清新气息。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个人内心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呈现出一个夏日骤雨后的景象,诗人以“岸草摇薰,衢尘漾暖”开篇,生动展现了夏日的热烈与生机。接着,诗人以楝花盛开后“午倦难醒”的状态,表达了对夏日炎热的无奈与倦怠。在这份倦怠中,诗人仍然能够凭栏回忆去夏的蝉声,体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随着“轰雷骤,满庭跳雨,砌响檐鸣”的描写,骤雨的到来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了清新与活力,诗人对雨声的描绘不仅富有音乐感,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感。接下来的“趁画帘半飏,扑入蜻蜓”,则以轻盈的蜻蜓与画帘的动态,展现出一幅生动自然的夏日画面。
最后,诗人以“浓云散斜阳影底,屋角犹明”结束,意象的转换从骤雨转为斜阳,带来了一种宁静而明亮的氛围,既有对夏季的眷恋,也有对生活瞬息万变的哲思。整首诗在明快的节奏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的感受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融,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轰雷骤,满庭跳雨”描绘的是哪种天气现象?
填空题:诗中“趁画帘半飏,扑入__”。
判断题:诗人对去年的蝉鸣声表示怀念。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庄盘珠的诗在描绘自然景象时更为细腻,情感上更趋向于怀旧与感伤,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生活的坚韧与乐观。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女性视角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