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2:5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2:57:21
凤凰台上忆吹箫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粉镜全抛,衣香尽灭,更无梦到楼西。
为道潘郎文采,渐减当时。
惟有年年今夜,多情月长照虚帷。
尘封处,犹余锦瑟,长与人齐。
天涯又逢肠断,正晚花庭榭,萤点罗衣。
香篆里初温玉茗,小荐红栀。
惆怅十三年事,无人觉鬓已成丝。
绳河转,移灯别谱秋词。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爱情的惆怅。诗中提到“粉镜全抛,衣香尽灭”,意味着曾经的美丽和芳香已不复存在,梦中再也无法回到当初的情景。提到“潘郎文采,渐减当时”,暗示着对往昔才华的追忆和对现状的失落感。年年今夜,明月仍然照耀着寂静的帷幕,令人感伤。尘封的地方,依然有那把锦瑟,仿佛在诉说着与人相伴的过往。天涯之远,似乎又再次触动了心中的痛楚,“晚花庭榭,萤点罗衣”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令人心碎的夜晚。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容颜也不再年轻,“惆怅十三年事,无人觉鬓已成丝”,表达了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中提到的“绳河转,移灯别谱秋词”,似乎在暗示着旧曲已成往事,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往昔的怀念,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士人多感怀对失去的爱情和青春的追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深刻思考与表达。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深切感慨。开篇“粉镜全抛,衣香尽灭”,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意象揭开了怀旧的序幕,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失落的氛围。紧接着,诗人提到“潘郎文采,渐减当时”,通过对潘岳才华的回忆,展现了对往日风华的惋惜。
整首诗中,月亮成为了重要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延续。每年今夜,月光依然洒在虚帷上,似乎在提醒诗人,虽然外在的美丽已不复存在,但情感的深度与记忆的珍贵却依然在心中长存。通过“惆怅十三年事,无人觉鬓已成丝”,诗人在流逝的岁月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令人动容。
诗的最后,提到“绳河转,移灯别谱秋词”,更是在告别过去,承载着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组合,深刻地表达了对青春、爱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怀旧与失落的主题,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爱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珍惜记忆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情感的画面,反映了古代士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逝去时光的感叹。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潘郎”指的是哪位著名的才子?
填空题:诗中“粉镜全抛,衣香尽灭”表现了诗人对__的感慨。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锦瑟”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