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5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54:55
原文展示:
臧正卿示旧所唱酬秋字韵诗轴要季承同用韵赠 赵蕃 〔宋代〕 平生人物论,自谓富阳秋。 满世多遗恨,相逢足破愁。 独怜金错罄,虚负木瓜投。 风节他年事,期君折槛游。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对人物的评价,自认为像富阳的秋天一样明澈。 在这个充满遗憾的世界里,与你的相遇足以驱散我的忧愁。 我独自怜惜那些错过的机会,虚度了投桃报李的时光。 希望在未来,我们能保持高尚的气节,期待与你一同游历,共同面对挑战。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与韩淲并称“上饶二泉”,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赵蕃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应臧正卿之请,为其旧作唱酬而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物评价的自负,以及与臧正卿相逢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物评价的自负和对高尚气节的追求。首句“平生人物论,自谓富阳秋”展现了作者对自己评价的自信,以富阳秋天的明澈比喻自己的洞察力。次句“满世多遗恨,相逢足破愁”则表达了在充满遗憾的世界中,与臧正卿的相逢带来了慰藉。后两句“独怜金错罄,虚负木瓜投”抒发了对错过机会的遗憾,而“风节他年事,期君折槛游”则寄托了对未来共同保持高尚气节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平生人物论,自谓富阳秋。
满世多遗恨,相逢足破愁。
独怜金错罄,虚负木瓜投。
风节他年事,期君折槛游。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人物评价的自负和对高尚气节的追求。诗中通过对富阳秋天的比喻、对错过机会的遗憾以及对未来共同保持高尚气节的期待,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富阳秋”比喻的是什么? A. 明澈、高洁 B. 遗憾和未竟之事 C. 错过的机会 D. 高尚的气节
诗中“金错罄”比喻的是什么? A. 明澈、高洁 B. 遗憾和未竟之事 C. 错过的机会 D. 高尚的气节
诗中“木瓜投”比喻的是什么? A. 明澈、高洁 B. 遗憾和未竟之事 C. 错过的机会 D. 应有的回报或回应未能实现
诗中“风节”指的是什么? A. 明澈、高洁 B. 遗憾和未竟之事 C. 错过的机会 D. 高尚的气节和品德
答案:1. A 2. C 3. D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