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

时间: 2025-05-13 17:00:27

诗句

桃红半老杏红衰,乱委苍苔况是梅。

不恨狂风取花去,一樽寒食为谁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7:00:27

原文展示:

桃红半老杏红衰,乱委苍苔况是梅。
不恨狂风取花去,一樽寒食为谁开。

白话文翻译:

桃花已经开始凋零,杏花也显得枯萎,满地的青苔上更是梅花的残影。虽然狂风把花瓣吹落,我却不怨恨它,只是为了这一樽寒食,究竟是为谁而开呢?

注释:

  • 桃红半老:桃花已经开始凋零,颜色变得暗淡。
  • 杏红衰:杏花也已经凋谢,显得衰败。
  • 乱委苍苔:四处散落的花瓣覆盖在青苔上,显得凌乱。
  • 狂风:强烈的风,象征着无情的自然力量。
  • 寒食:指寒食节,节令间的饮食活动。
  • 为谁开:表达一种迷惘和思考,问自己这樽酒的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而著称,常以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日之际,正值桃、杏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可能是在书斋中感怀春日的景象,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自然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开头两句“桃红半老杏红衰”描绘了春花的凋零,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自然的变化,诗人通过“乱委苍苔况是梅”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转瞬即逝和生命的短暂。这里不仅是对花的描述,更是对人生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到“不恨狂风取花去”,表明他对自然力量的接受与理解,反映出一种超然与豁达的心态。最后一句“一樽寒食为谁开”,则将个人的情感与传统节日结合,抒发了对生活意义的思考,流露出孤独与迷茫。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淡淡的哀愁,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桃红半老杏红衰:描绘春天的桃花和杏花,反映了春意渐逝。
  • 乱委苍苔况是梅:花瓣散落在青苔上,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 不恨狂风取花去: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接受。
  • 一樽寒食为谁开:质问节日的意义,反映出一种孤独的心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桃红半老杏红衰”,两者相对,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青苔与花瓣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
  • 拟人:风的狂野,使自然充满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日的景象及其对生命的感悟,反映出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对生活意义的追问,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美好,亦反映生命的短暂。
  • 杏花:亦为春意,暗示美好事物的衰败。
  • 苍苔:代表自然的沉静与历史的积淀。
  • 狂风:象征自然的无情与不可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桃红半老杏红衰”中“半老”指的是: A. 桃花盛开
    B. 桃花已凋谢
    C. 桃花仍在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寒食”是指: A. 一种食物
    B. 一个节日
    C. 一种饮品
    答案:B

  3. 诗人对狂风的态度是: A. 愤怒
    B. 不满
    C. 接受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描写春天的景象以及对国事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同样描写春天的情景,但更侧重于对春天的期盼与喜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六字令 案词品卷一误作周邦彦词。词综卷 登圌山绝顶 【仙吕】醉中天 妓歪口 海棠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其一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赋顾梅西煮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字旁的字 恭开头的成语 烧结尾的成语 恃才矜己 车无退表 仙州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十字旁的字 阶沿 少将 柳暗花明又一村 尢字旁的字 一蹴而得 三撇旁的字 鹰挚狼食 四点底的字 包含鼻的词语有哪些 魂惭色褫 生财有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