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4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46:33
原文展示:
和陈殿丞南州新咏 蔡襄 〔宋代〕 宝坊高阁遍凭栏,曾是芳辰得未閒。 日上天容低接海,风轻湖底倒摇山。 夜深佛火寒星外,春过人烟暗树间。 无意孤吟采幽致,异时行橐断空还。
白话文翻译:
在华丽的寺庙高阁上,我多次倚栏远望,曾经在美好的时光里,我从未闲暇。 太阳升起,天空与海面相接,显得低垂;微风轻拂,湖底的倒影摇动着山峦。 夜深了,佛灯在寒冷的星光之外闪烁,春天过去,人烟在昏暗的树丛中隐约可见。 我无意中孤独地吟咏,捕捉到深邃的意境,将来行囊空空地返回。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蔡襄在南州(今广东一带)游览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是蔡襄回应陈殿丞(具体姓名不详)的《南州新咏》而作。陈殿丞的原诗可能描绘了南州的新景象,蔡襄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表达了自己对南州风光的独特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南州的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高阁、日上、风轻、夜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中“日上天容低接海”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天空与海面的接近,给人以壮阔之感。而“风轻湖底倒摇山”则通过倒影的摇动,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夜深时的“佛火寒星外”和春过时的“人烟暗树间”,则分别营造了超脱和隐逸的氛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通过描绘南州的自然风光,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深远和超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日上天容低接海”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夸张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中“风轻湖底倒摇山”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峦摇动 B. 湖底倒影摇动 C. 风轻拂过山峦 答案:B
诗中“夜深佛火寒星外”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超脱世俗 B. 宁静舒适 C. 孤独寂寞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