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5:07
席上答王履吉
我观古昔之英雄,慷慨然诺杯酒中。
义重生轻死知己,所以与人成大功。
我观今日之才彦,交不以心惟以面。
面前斟酒酒未寒,面未变时心已变。
区区已作老村庄,英雄才彦不敢当。
但恨今人不如古,高歌伐木矢沧浪。
感君称我为奇士,又言天下无相似。
庸庸碌碌我何奇,有酒与君斟酌之。
我观察古代的英雄,他们在酒杯中慷慨许诺,
重视义气,轻视生命,知己之间因此能成就伟业。
我又看当今的才子们,只用表面交往而不以真心。
酒在面前斟满,酒尚未寒,面容未变而心已变。
我如今已是个老村庄,英雄和才子们无从比拟。
但我恨今人不如古代,仍高歌着伐木的歌声,向沧浪致敬。
我感激您称我为奇士,却又说天下无与伦比。
我庸庸碌碌又何奇,有酒在这里与您共斟酌。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以才情见长,作品风格豪放、清新,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这首诗写于唐寅与友人王履吉欢聚一席之时,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与当代才子的对比思考,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感慨与无奈。
《席上答王履吉》是一首将古今英雄与才子进行对比的诗作,诗人在酒席间抒发情感,通过对古代英雄豪情壮志的赞美,与对当代人交往表面的失望作出强烈对比。开篇部分,唐寅对古代豪杰的赞美,强调了重情义的精神。接着,诗人转向对当代才子的批评,指出他们交往的表面化,表现出对真情的渴望。
诗中“酒未寒,面未变时心已变”的句子,生动地描绘了人心的变化,揭示了交往中的虚伪与冷漠。最后,虽然唐寅自谦为“庸庸碌碌”,但他仍然珍视与友人共饮的时光,体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也有对现代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精神的向往及对当代人际冷漠的失望,体现了对真情的渴望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
诗中提到的“古昔之英雄”是指什么?
诗中“酒未寒,面未变时心已变”表达了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