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8:17:30
原文展示:
早秋二绝
宋祁 〔宋代〕
斜规脉脉霞底去,早凉萧萧林际归。
年华摇落适谁怨,伯劳燕子东西飞。
白话文翻译:
斜阳缓缓地沉入云霞之下,初秋的凉意在林间悄然归来。
岁月的凋零,谁又能抱怨?伯劳鸟与燕子各自飞向东西。
注释:
- 斜规:斜阳。
- 脉脉:形容缓慢、柔和的样子。
- 霞底:云霞之下。
- 早凉:初秋的凉意。
- 萧萧:形容风声或凉意。
- 林际:林间。
- 年华摇落:指岁月的流逝和事物的凋零。
- 适谁怨:谁又能抱怨。
- 伯劳燕子:伯劳鸟和燕子,比喻分离的情侣或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描绘了早秋时节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祁晚年,当时他已历经官场沉浮,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诗中通过对早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早秋为背景,通过斜阳、云霞、凉风、林木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宁静的氛围。诗中“斜规脉脉霞底去”一句,以斜阳缓缓沉入云霞之下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早凉萧萧林际归”则进一步以凉风的归来,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无情。后两句“年华摇落适谁怨,伯劳燕子东西飞”,通过对岁月的凋零和离别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离别之苦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离别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第一句“斜规脉脉霞底去”,通过斜阳缓缓沉入云霞之下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日暮的宁静。
- 第二句“早凉萧萧林际归”,以凉风的归来,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无情,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 第三句“年华摇落适谁怨”,通过对岁月的凋零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第四句“伯劳燕子东西飞”,以伯劳鸟和燕子的分离,比喻人生的离别,表达了离别之苦。
修辞手法:
- 拟人:“斜规脉脉”中的“脉脉”赋予斜阳以人的情感,形容其缓慢、柔和的样子。
- 比喻:“伯劳燕子东西飞”中的“伯劳燕子”比喻分离的情侣或朋友。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早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离别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离别之苦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斜规: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
- 霞底:云霞之下,营造出宁静的日暮氛围。
- 早凉:初秋的凉意,象征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无情。
- 林际:林间,营造出萧瑟的氛围。
- 年华摇落:岁月的凋零,象征人生的无常。
- 伯劳燕子:分离的情侣或朋友,象征离别之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斜规脉脉霞底去”中的“斜规”指的是什么?
A. 斜阳 B. 斜月 C. 斜风
- 诗中“早凉萧萧林际归”中的“早凉”指的是什么?
A. 初秋的凉意 B. 早春的凉意 C. 早夏的凉意
- 诗中“年华摇落适谁怨”中的“年华摇落”指的是什么?
A. 岁月的流逝 B. 花朵的凋零 C. 树木的落叶
- 诗中“伯劳燕子东西飞”中的“伯劳燕子”比喻什么?
A. 分离的情侣 B. 飞翔的鸟儿 C. 东西方的文化
答案: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局和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宋祁的《早秋二绝》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宋祁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包括宋祁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