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2:18:37
原文展示:
蜀女怨
几时离月峡,五见紫兰凋。
塞雁随魂断,江花逐泪飘。
沙头南北客,京口去来潮。
日日无消息,空登万里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不知何时离开了月峡,五年间紫兰花已经凋谢。边塞的雁群伴随着我破碎的心魂,江边的花朵仿佛随着我的泪水飘落。在沙头,南来北往的旅客,在京口,潮水般来来去去。日复一日,没有你的消息,我只能空自登上那遥远的万里桥。
注释:
字词注释:
- 月峡:指四川的明月峡,这里代指蜀地。
- 紫兰:一种兰花,这里指代美好的事物或时光。
- 塞雁:边塞的雁群,常用来象征边疆或远行。
- 江花:江边的花朵,这里可能指代蜀地的自然景色。
- 沙头: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旅途中的一个地方。
- 京口:今江苏镇江,古代重要的交通枢纽。
- 万里桥:位于成都,古代蜀地的重要桥梁,象征着远行和离别。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多处使用象征和比喻手法,如“塞雁随魂断”和“江花逐泪飘”,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离别之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严羽,字仪卿,号沧浪逋客,宋代诗人,以诗论著称,代表作有《沧浪诗话》。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离别之苦。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旅途的变迁,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离别之苦。诗中“几时离月峡,五见紫兰凋”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诗人离别已久,心中的美好时光已逝。“塞雁随魂断,江花逐泪飘”则运用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几时离月峡”:询问自己何时离开蜀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
- “五见紫兰凋”:五年间紫兰花已经凋谢,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美好时光的消逝。
- “塞雁随魂断”:边塞的雁群伴随着诗人破碎的心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 “江花逐泪飘”:江边的花朵仿佛随着诗人的泪水飘落,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悲伤情感。
- “沙头南北客”:在沙头,南来北往的旅客,描绘了旅途的繁忙和变迁。
- “京口去来潮”:在京口,潮水般来来去去,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频繁。
- “日日无消息”:日复一日,没有亲人的消息,表达了诗人的焦虑和无奈。
- “空登万里桥”:只能空自登上那遥远的万里桥,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塞雁随魂断”和“江花逐泪飘”,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 拟人:如“江花逐泪飘”,将江花拟人化,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对仗:如“沙头南北客,京口去来潮”,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离别之苦。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旅途的变迁,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峡:象征蜀地和过去的时光。
- 紫兰:象征美好的事物和时光。
- 塞雁:象征边疆和远行。
- 江花:象征蜀地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
- 沙头:象征旅途中的一个地方和人生的变迁。
- 京口:象征古代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人生的无常。
- 万里桥:象征远行和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五见紫兰凋”暗示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紫兰花的美丽
C. 诗人的心情
D. 蜀地的变化
-
“塞雁随魂断”中的“塞雁”象征什么?
A. 边疆
B. 远行
C. 诗人的心情
D. 自然景色
-
“江花逐泪飘”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离别之苦。
- 王维的《送别》: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严羽的《蜀女怨》: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离别之苦,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而严羽的诗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严羽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沧浪诗话》:严羽的诗论著作,对理解其诗作有重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