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4:39
双旌来自日华边,帝遣衔恩下九天。膏泽已周家十万,道途不叹驿三千。封疆旧占江湖阔,驩颂新从里巷传。可是圣朝私此地,教将和气作丰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官从天子那里接受恩宠的情景。双旌随风飘扬,象征着朝廷的荣耀,天子派遣使者将恩泽赐予下方的百姓。国家的恩惠已经普及到十万家,旅途的艰辛却无人叹息。过去的疆域辽阔,江湖之间的美名传遍四方,如今的新声则从街巷间传出。可见这片土地深受圣明朝廷的宠爱,和谐的气氛将会使得丰年常在。
作者介绍:曾协,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表现出深厚的文采与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兴盛、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国家政策的赞美及对民生幸福的期盼。
这首诗从开头到结尾都渗透着一种对国家和谐、民生富足的赞美之情。诗人用“双旌”这一象征物,不仅描绘了高官的威仪,更象征着国家的荣光。诗中提到“帝遣衔恩”,直接表明了皇帝对百姓的关怀,表现在膏泽的广泛传播上。这里的“家十万”与“驿三千”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似乎在强调虽然路途遥远,但民众却因国家的恩惠而心甘情愿。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交织在一起。“封疆旧占江湖阔”一方面反映了国家幅员辽阔的历史,另一方面则透露出对新生事物的欣赏,尤其是“驩颂新从里巷传”,显示出民间文化和新风尚的兴起。
最后一句“教将和气作丰年”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够实现丰年,这不仅是对国家的期许,也是对人民生活的美好祝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谐与民生富足的期盼,强调了国家对人民的关怀和未来的美好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双旌来自日华边”中的“双旌”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膏泽”意指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