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有遗梅花枕前者因成》

时间: 2025-04-26 10:20:19

诗句

谁寄梅花置枕傍,前时复得枕清香。

因香梦彻江南路,江水浮天月似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19

原文展示:

有遗梅花枕前者因成 蔡襄 〔宋代〕 谁寄梅花置枕傍,前时复得枕清香。 因香梦彻江南路,江水浮天月似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不知是谁将梅花放在了我的枕头旁边,我再次感受到了枕头上梅花的清香。因为这清香,我在梦中穿越到了江南的路上,看到江水仿佛浮在天际,月亮像霜一样洁白。

注释:

  • 寄:此处指放置。
  • 枕傍:枕头旁边。
  • 清香:指梅花的香气。
  • 梦彻:梦中的景象清晰。
  • 江南路:指江南地区的道路。
  • 浮天:形容江水宽广,仿佛与天相连。
  • 月似霜:形容月光明亮,如同霜一般洁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福建泉州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典雅著称,尤以书法闻名于世。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对江南风光的怀念或是对梅花清香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感受到梅花的清香后,引发了对江南风光的回忆和梦境中的遐想。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坚韧和高洁,而江南则常被诗人们用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梅花的清香引发梦境,展现了作者对江南风光的深切怀念。诗中“因香梦彻江南路”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远方风景的憧憬。“江水浮天月似霜”则进一步以江南的夜景来烘托梦境的美丽,月光的洁白与梅花的清香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梦幻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歌追求意境与情感表达的特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寄梅花置枕傍”:这句诗以问句形式开头,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来源的好奇,同时也暗示了梅花的清香给作者带来的惊喜。
  2. “前时复得枕清香”:承接上句,说明作者之前也曾感受过这种清香,现在再次体验,增添了诗的亲切感。
  3. “因香梦彻江南路”:这句诗是全诗的核心,通过梅花的清香引发了对江南的梦境,展现了作者的遐想。
  4. “江水浮天月似霜”:最后一句以江南的夜景来结束梦境的描绘,月光的洁白与梅花的清香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梦幻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月似霜”使用了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霜,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洁白。
  • 拟人:“江水浮天”中的“浮”字赋予了江水以人的动作,使其显得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通过梅花的清香引发对江南风光的怀念和梦境中的遐想,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远方风景的憧憬。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是诗中的主要意象,通过其清香引发梦境。
  • 江南路:象征着美好和遥远,是梦境中的主要场景。
  • 江水浮天:描绘了江南的宽广和壮丽。
  • 月似霜:描绘了月光的洁白和清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花”在文化中象征什么? A. 坚韧和高洁 B. 富贵和荣华 C. 悲伤和离别 D. 喜悦和团聚

  2. “因香梦彻江南路”中的“梦彻”是什么意思? A. 梦中的景象模糊 B. 梦中的景象清晰 C. 梦中的景象混乱 D. 梦中的景象短暂

  3. “江水浮天月似霜”中的“浮天”形容了什么? A. 江水的深度 B. 江水的宽度 C. 江水的清澈 D. 江水的流动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和杨万里的《小池》,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对江南风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对比: 可以将蔡襄的这首诗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进行对比,两者都以梅花为题材,但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蔡襄诗集》、《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六和塔 游天竺寺 其二 游天竺寺 其一 题张外史马塍新居 通玄观 寄别陈渭叟 寄见心上人次韵 其二 寄见心上人次韵 其一 江山览胜楼 怀翟文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字旁的字 讨信 包含隋的成语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寸而度之,至丈必差 贝字旁的字 一面驱禽 详到 流移失所 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浴日补天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馌稼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广字头的字 迁报 士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