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43
寄宜阳兄弟
作者: 易重 〔唐代〕
六年雁序恨分离,
诏下今朝遇已知。
上国皇风初喜日,
御阶恩渥属身时。
内庭再考称文异,
圣主宣名奖艺奇。
故里仙才若相问,
一春攀得两重枝。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六年离别的感慨,感到分离的痛苦。今天接到诏书,终于遇到了久违的知己。国家的皇风初次喜悦,我在皇宫中受到了恩宠。内庭再次考核,文才的表现各有不同,圣主宣扬我的名字,奖赏我的奇特才能。如果故乡的仙才向我询问,我在这一春天里已攀上了两重的枝头。
作者介绍:易重是唐代的诗人,其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对国家的思考,风格清新,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离别六年后,作者因受到皇帝的赏识而感慨,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及对自己才华被重视的欣喜。
《寄宜阳兄弟》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通过对离别与重聚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身成就的自豪。诗中“六年雁序恨分离”的开头,便引人入胜,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深厚。接下来的“诏下今朝遇已知”,更是将作者由悲转喜的情感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他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后,终于迎来了重聚的时刻。
诗中提到的“上国皇风初喜日”,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在政治上的成就。通过“内庭再考称文异”,可以看出作者在诗歌创作上的自信与努力,获得了圣主的认可,表明他在文才上的独特之处。
最后一句“故里仙才若相问,一春攀得两重枝”,以春天的意象,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同时暗示了他在事业上双重的成功,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作者的豪情与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六年雁序”和“一春攀得两重枝”均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对比,表现了深厚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友谊的珍视、对个人成就的自豪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开,情感基调积极向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六年雁序”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内庭再考称文异”中“文异”意指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围绕哪方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