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8:46
虚空无内外,事理有短长。
顺则成菩提,逆则成烦恼。
灯笼常瞌睡,露柱亦懊恼。
大道在目前,更于何处讨。
四面亦无门,十方无壁落。
头髼松,耳卓朔。
个个男儿大丈夫,何得无绳而自缚。
虚空中没有内外之别,事物的道理有长有短。
顺应自然就能成就菩提,逆行而为则会产生烦恼。
灯笼常常打瞌睡,露柱也会感到懊恼。
大道就在眼前,还用去哪里寻找呢?
四面没有门,十方没有墙壁。
头发松散,耳朵高耸。
每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会自己束缚自己呢?
释子琦是宋代的一位和尚,其作品多以哲理与人生感悟为主题,文字简练而意蕴深远。他的诗歌常反映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追求内心宁静与解脱的时代,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看法及对大道的追寻,强调顺应自然的智慧与自我解放的重要性。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释子琦对人生、烦恼与解脱的思考。开篇通过“虚空无内外”引入,强调了事物的本质是空灵而无拘无束的,随后引出顺应和逆行的辩证关系,既是对人生的深刻观察,也是一种佛教思想的体现。诗中的“灯笼常瞌睡,露柱亦懊恼”,通过意象的对比,表现了人们在生活中的迷茫与懊悔。
后半部分的“个个男儿大丈夫,何得无绳而自缚”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呼唤人们反思自我束缚的状态,提醒人们应当觉醒,打破无形的枷锁,追求真正的自我解放。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其艺术魅力在于其表面简约而内涵深邃,既有对佛教思想的反思,又有对人性的洞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人生中的束缚与解脱,强调顺应自然的智慧,呼唤人们对自我解放的追求,体现出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人生的反思
B. 对爱情的描写
C. 对自然的赞美
“顺则成菩提”的意思是?
A. 逆行会导致烦恼
B. 顺应自然会获得智慧
C. 菩提是烦恼的根源
“个个男儿大丈夫”中“大丈夫”指的是?
A. 有责任感的男性
B. 强壮的男性
C. 富有的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