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8:53
十一月二十二日夜待子聿未归
作者: 陆游
寒炉火半销,坏壁灯欲死。
人行篱犬吠,月出林鹊起。
吾儿信偶非长路,老子可怜煎百虑。
人人父子与我同,立朝勿遣交河戍。
在寒炉的火焰渐渐熄灭,破旧的墙壁灯光快要熄灭。
夜间行人经过篱笆时,狗在不停地吠叫,月亮升起,树林里的喜鹊也开始鸣叫。
我儿虽说不是远行,作为父亲的我却忧虑重重。
人人的父子都在一起,我却不能让你去戍守交河。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尤其以诗词闻名。陆游的诗多反映家国情怀和个人的生活经历,风格直白而深情。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儿子归家的期盼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出他作为父亲的关心和作为士人的责任感。
《十一月二十二日夜待子聿未归》是一首充满父爱与忧国情怀的诗作。开篇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炉火渐熄,灯光微弱,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气氛。此时,诗人正独自在家,静静等待儿子的归来。灯火阑珊,火焰微弱,象征着对未来的无奈与渴望。
接着,诗中提到“人行篱犬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周遭的寂静与冷清。夜晚的吠犬声与月亮升起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情绪。正当诗人思念儿子时,又提到儿子并不远行,但心中却有无尽的忧虑,这种情感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最后,诗人以“人人父子与我同”作结,表达了自己与他人不同的孤独心境,愿望儿子能够安心在朝中,不要去边疆守卫,这体现了诗人对儿子未来的期盼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这首诗不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也反映了陆游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充满了深情与哲思。
全诗以父亲的忧虑和对儿子的思念为主线,反映了陆游对家庭和国家的深切关怀,展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与浓烈的人生哲思。
诗中“寒炉火半销”主要反映了什么情感?
“人人父子与我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坏壁灯欲死”是为了凸显什么?